《高速铁路运营组织》课件——项目3.1 高速铁路客流分析与预测.pptx
高速铁路客流分析与预测项目3.13.1.1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
高速铁路客运市场01高速铁路的客流特征02高速铁路的客流结构03
01高速铁路客运市场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01.高速铁路客运市场当行程在300~1500km时,基本形成1h、2h、3h高速铁路出行圈、乘坐高速铁路出行总体上比公路、飞机花的时间更少,相对旅行速度最佳。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的优势运距如图所示。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01.高速铁路客运市场——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比较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在设施、速度、舒适度和票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高速铁路设施先进,舒适度远高于普速铁路,旅客体验更佳。高速铁路票价与普速铁路票价也存在较大差距,高速铁路的票价相对较高,但提供了更快、更舒适的旅行体验,满足了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01.高速铁路客运市场——高速铁路与公路运输比较高速铁路优势:运行时间、乘车环境。公路运输优势:机动性强,开行班次、停靠中小站点更加机动灵活。替代性:高速列车对高速公路客运综合替代效应较强,而对一般公路的客运综合替代效应较弱。高速铁路与公路运输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高速铁路与800km以内的短程航段在价格和密度上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对民航的综合替代效应较强,尤其是对短程航段的冲击最为显著。中程航段受冲击远程航段替代效应弱与600~1000km的中程航段相比,高速铁路对民航的冲击也很大,航班上座率明显下降,班次减少,对民航市场构成了显著的影响。与2000km以上的远程航段相比,由于长途旅行疲劳度较大,列车密度也较小,与航空相比旅时相差较大,高速铁路对民航的冲击效应较小,综合替代效应较弱。01.高速铁路客运市场——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比较
02高速铁路的客流特征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旅客根据出行需要,按照自己的支付能力,选择一定的运输方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有目的的移动,便形成了客流。定义流量——客流的数量流向——客流的方向流距——客流的行程流时——客流产生和持续的时间要素02.高速铁路的客流特征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高速铁路客流集中于经济发达、人流稠密地区,区域间客流量不均衡,旅客出行需求层次多、平均运距长、客流波动大。客流量巨大并具有动态性中国工业与人口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成渝、武汉、辽沈、关中将形成都市带(群),这些地区和都市群主要分布在6大繁忙干线的沿线,旅客流向更加集中。旅客流向集中中国幅员辽阔,旅游景点分布广泛,因此形成了旅客行程长的特点。旅客行程长02.高速铁路的客流特征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高速铁路客运量在季、月、周、日和一日内各个时段之间都会有变化,春运及暑运客流量最大,12月为低谷。高速铁路客流波动高速铁路客流规律性表现为周波动、季节波动、假日波动和大型活动波动,周一至周四为平峰或低谷,周五至周日为高峰。高速铁路客流规律高速铁路消费耗时,体验与消费结果共同影响满意度,乘车活动消费结束后,体验转变成回忆,影响着后续乘坐选择和对后续产品的满意度。高速铁路客流体验性02.高速铁路的客流特征
03高速铁路的客流结构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高速铁路客流按出行目的分为公务性和私务性。公务性包括商务、通勤、会议等。私务性包括旅游、探亲、务工等。客流分类公务商务客流注重快速舒适,通勤通学客流注重便捷经济。探亲旅游客流注重安全舒适,需采取相应组织措施。客流需求特征03.高速铁路的客流结构——按旅客成分分类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本线客流、跨线客流和换乘客流三类。客流类型划分本线客流是起点和终点均在某条高速铁路线路上的客流。本线客流03.高速铁路的客流结构——按列车运行区段分类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跨线客流是指起点和终点分别在不同铁路线路上的客流,通常跨越高速铁路路线。跨线客流换乘量较大的客流是在枢纽站换乘到其他方向的客流,或是高速铁路网络化后,存在跨线的换乘客流,若中转换乘方式衔接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旅客倾向于选择较为便捷的直达方式。换乘客流03.高速铁路的客流结构——按列车运行区段分类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本线客流,占据着客流的最大部分。趋势客流由于交通设施等硬件条件的改变(如新建高速铁路),或者是软件条件的变化(如交通管制措施的改进以及政策导向的改善),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出行的愿望,从而形成的一种客流。诱增客流由于高速铁路的修建及其较好的服务特性,本来选择其他运输方式的旅客改选高速铁路而形成的吸引客流,其中也包括既有线铁路向高速铁路的转移客流。转移客流03.高速铁路的客流结构——按客流来源分类
高速铁路客流结构与特征高速铁路客流在时间上呈现可遵循的规律,包括日时段、周规律、季节规律等,反映旅客出行需求的变化。客流时间分布客流空间分布主要包括不同车站、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