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复习资料.doc
音乐美学
一、填空:10分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指概念,最初是在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
2、第一种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他写过一本叫《论音乐美学的思想》。
3、音乐的审美功能便是“本质功能”,音乐的本质就是体目前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
4、音乐的功能包括: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
5、音乐被用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运用等等目的时,具有多种实用功能。
6、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在满足人们的听觉审美感性需要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
7、音乐审美器官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
8、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
9、音乐的丰富有序美是音乐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
10、音乐与语言艺术的比较——音乐的非语义性。
11、音乐与视觉艺术的比较——音乐的听觉感受性。
12、审美特性就是对象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性
13、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感性需要与体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发明的丰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
14、构造有序与样式丰富是音乐与自然之声及人类其他活动(如运动与劳作)所产生的声音的本质的区别。
15、音乐音响的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色、音长在反应音乐基本物理特性的同步,还具有特定的审美功能。
16、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音强是由震动幅度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音色是由物体振动状态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音长是声音的时间属性。
17、“听觉自然属性”是指人类听知觉方面的基本特性。
18、体现意图是对良好而丰富的听觉感性样式的追求,对体现丰富而微妙的情绪体验的追求。
19、形式的定义:音乐的形式是音乐音响的组织构造样式。
20、音乐创作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的开端与基础,对于任何一部音乐作品来说,其艺术性的高下优劣,首先要取决于创作。
21、直接对应手法重要有三种:声音模仿、伴随音乐及指义性音调。
22、“内心听觉”是记忆中的音响经验在想象中的再现,即对想象中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23、音乐创作活动是以音乐音响为载体的审美主体发明性的体现活动,该活动完毕的是一种想象中的音响构造样式及其符号化的标识,他有待于演出者将其实现为详细可感的音响。
24、音乐创作的动力包括:内在动力——自我体现的需要;对音乐听觉审美理想的追求与体现,正是音乐创作活动最内在的主线动力之一;外在动力——社会生活的需要。
25、对音乐听觉审美理想的追求与体现,正是音乐创作活动最内在的主线动力之一。
26、音乐演出是音乐作品的第二度发明,作为第二度发明就是音乐演出的本质。
音乐演出的作用——连接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
二、列举:4题,20分
1、音乐的价值?
①音乐自身独有价值。
②音乐作为特殊工具的价值。
③音乐多种价值的混合。
2、音乐音响基本组织形式的审美特性有哪些?
①节奏与节拍的审美特性。
②旋律与调式、调性的审美特性。
③和声、复调与配器的审美特性。
④曲式构造的审美特性。
3、风格的体既有哪些?
①个人风格。②地区风格
③音乐风格在不一样民族中的体现。④时代风格
4、音乐体现对象的手法有哪些?
①被体现对象的条件。
②“直接对应”——音乐体现对象的辅助性手法。
5、音乐创作活动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①发明性。②体现性。
③所产生的成果具有“待实现性”与“开放性”。
6、制约音乐创作的诸原因有哪些?
①来自音乐审美内在规律的制约??
②体现对象对音乐形态的制约作用
③创作者个人与环境的制约原因??
④某些艺术观念对音乐创作构成的负面影响
7、音乐演出发明的美学原则有哪些?
①真实性与发明性的统一
②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③技巧与体现的统一
8、音乐演出美学观念的演变有哪些?
①浪漫主义音乐演出。②客观主义音乐演出。
③原样主义音乐演出。④现代音乐演出的综合倾向。
9、不一样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有哪些?
①侧重于听觉直观的欣赏方式。
②形象化的音乐欣赏方式。
③情感化、观念化的音乐欣赏方式。
三、简答:2题,20分
1、音乐审美性与功用性关系的对的认识??
对音乐的审美性和功用关系的对的认识:音乐的本质在于审美,而不在于功用,在实践中两者其实是不矛盾、非排斥性的,作为审美的音乐和作为工具的音乐完全可以各行其是,在各自的领域充足发挥作用。只有建立起对的的认识,分别按审美的和功用的规律去实践,才能使音乐的多种功能都充足发挥,使音乐的多种价值都得到实现,真正满足人们对音乐的多种需要。
2、怎样来认识音乐作品的美??
①它是一种丰富的有序化音响;②这种有序,符合人们的听觉审美需要的;③它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文化的人们的听觉审美与创作实践中形成;④它伴随社会历史环境和人们审美需要的变化而变化;⑤音乐创作的有序化措施及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