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复习资料.pdf
、美学: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
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
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
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
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
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
的关系等。
3、审美:
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自由观照的一
种精神性活动,是发生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心物感应,
物我交流的动态心理过程。它具有精神性、自由性、动态性的特征。
4、自然美:
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
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
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
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
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
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
性显现,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具体来说,自然美主要具有以下
几个主要特点:
构成自然美的先决条件是自然事物本身的质料、色彩、形状等自
然特征。没有这些自然属性,也就没有自然美。
自然美偏重于形式。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
两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面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
式方面。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却
是具体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
地位。
由此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越丰富,越奇妙,这种美感就越浓烈。
第四,自然美具有变易性。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化
不居的特点。许多自然物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自然物的观
赏角度也是可以变化的,这就产生了自然美的变易性。
自然美的种类:自然美的现象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经过劳动改造
的自然景物,一类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
5、社会美
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与自然美合称现
实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
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马克思说:“社会生活
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特征:1)具有强烈的社
会性,一般显示出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
ⅰ、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受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等各种
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都是一种社会现象。
ⅱ、同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
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直接联系。
ⅲ、还有一些共性的社会美,不体现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
带有全人类性质。
2)社会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于内容
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
作用:
①直接美化人的心灵,直接美化人的生活,直接美化人的环境,
美化人和人类社会
②以心发现心,做生活的弄潮儿
③借助艺术作品,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
6、形式美:
形式美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美的形态。尽管它主要是由美的外在
形式演变而来的,但它与美的形式并不相同。形式美是独立的审美对
形式美的特点:
1)具有装饰性
2)具有抽象性
3)具有象征性
4)具有独立性
5)具有时代性
6)具有普遍性
形式美尽管大部分是由美的形式转化而来的,但它与美的形式却
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形式美是独立的审美对象,是一种美的形态;
而后者仅仅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形式美有着某种内容,是形
式本身所包含的某种意味,而美的形式虽然指向某种内容,但它本身
并不包含美的内容在内。再次,形式美是单就形式本身来看的,而美
的形式是必须结合美的对象的内容来看的。
7、优美:
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
亚理士多德秩序匀称,整一性
奥古斯丁各部分之间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
阿奎那完整,和谐,鲜明
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
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
特征:1)和谐
2)在形式上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丽、清新、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