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练习题及解析.docx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以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将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所以A选项存在片面性,B、C、D选项表述正确。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
A.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
B.由举办者自行确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
C.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
D.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所以答案选D。
3.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无法即法”
答案:C
解析:“取法乎上”的意思是效法上等的。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时,以高标准为目标,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如果“取法乎下”,则可能达不到基本要求;“取法乎中”也难以达到较高的人格水平;“无法即法”表述不符合人格修养的策略。所以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取法乎上”,选C。
二、填空题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__________、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答案:教书育人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
2.国家实行__________年义务教育制度。
答案:九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三、判断题
1.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这一要求。()
答案:正确
解析: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灵,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
2.学校可以以资金紧张为由,适当挪用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公条件。()
答案:错误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捐赠,必须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所以学校不能以任何理由挪用教育经费,该说法错误。
四、解答题
1.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答案: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教师应如何做到关爱学生?
答案: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教师不能以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要一视同仁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尊严。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又要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