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动力及力矩计算.ppt

发布:2025-05-02约4.39千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弹翼

弹身

弹翼身组合体弹气动外形的特性参数**第31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动外形,弹翼**第32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动外形,弹翼**第33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翼展l--左右翼尖之间垂直于机体纵向对称面的距离;翼面积S--弹翼平面的投影面积,常作为气动计算中的特征面积;平均几何弦长:bpj――翼面积S对翼展长l之比,即S/l;根梢比?--翼根与翼尖弦长之比,又称梯形比、斜削比;弹翼平面形状的几何参数展弦比?--翼展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气动外形,弹翼**第34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5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6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后掠角?--25%翼弦线与纵轴垂线间之夹角。超音速机翼上常有前缘后掠角和后缘后掠角以及?0.5(50%翼弦线与纵轴垂线之间的夹角)的概念。平均气动弦长:bA--面积与实际机翼面积相等且力矩特性相等的当量长方形机翼的弦长:气动外形,弹翼或其中,bg--翼根弦长;**第38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动力与气动力系数**第39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升力,弹翼单独弹翼的升力二元机翼的升力(翼展无限大)忽略粘性与压缩性:-升力为零时的迎角(零升迎角);其中:**第40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翼端效应影响:实际的三元流动,下翼面的高压气流在翼尖处会“卷”到上翼面去,使上下翼面的压差降低,使升力下降,三元二元;升力,弹翼弹翼的升力**第41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粘性影响:由于粘性影响,↑,气流会与翼面分离,升力曲线斜率下降,当增至某一程度时,升力系数达到极值cymax。升力,弹翼弹翼的升力**第42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升力,弹翼失速迎角(临界迎角):与最大升力系数cymax相对应的迎角。失速:当迎角大于临界迎角时,上翼面的分离迅速加剧,升力系数下跌,这种现象称为失速。机翼几何形状对升力的影响翼型弯度影响:低速飞行时,常用有弯度的翼型来达到增升;超音速飞行时,减阻是最主要的,常采用对称的,相对厚度较薄的翼型。**第43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升力展弦比影响:展弦比增大时,升力曲线斜率也随之上升,展弦比趋于无穷大时,升力曲线斜率也趋于翼型升力曲线的斜率。后掠角与相对厚度影响:在相同的相对厚度下,后掠翼比平直翼的临界M数大,相对厚度较大时,后掠角对临界M数的影响更大;相对厚度的减小,可以提高临界M数。**第44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升力,弹翼飞行马赫数M对升力的影响翼型的升力曲线斜率与M数的关系:式中,校正系数?与有关,?1。从右图可看出:机翼后掠角增大,可以减缓升力曲线斜率随M↑而减小的趋势;当M3时,在同一M数下,后掠角大的机翼,其升力曲线斜率增大。**第45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升力,弹翼如下图所示,在跨音速区域,翼面上既有亚音速流动,又有超音速流动。由于激波和气流分离的影响,使得翼面压力分布变化激烈,升力变化不稳定。当升力急剧下降,阻力急剧增加,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变坏。这现象称为激波失速。跨音速飞行**第46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升力,弹身其他部件(弹身)的升力弹身体产生升力原理:中段:沿柱体母线的流动对称,不考虑粘性,升力为零;锥形头部:上表面V下表面V,上表面p下表面p,所以,Y0;收缩形尾部:Y0。**第47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由于头部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对中段的影响,所以锥形头部实际的法向力系数对迎角的导数比0.035要大,常通过查下图所得。升力,弹身锥形头部垂直于机体纵轴方向的法向力系数:**第48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升力,弹身尾部收缩段垂直于机体纵轴方向的法向力系数:弹体直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