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4-26约6.0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这一章节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是我们七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哦!这一课,我们会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得生动起来。记得哦,学习数学就像玩游戏,需要动动脑筋,找找规律,这样才能玩得开心,学得有趣。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把数学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开启今天的数学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在本节课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抽象思考,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数学运算,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在于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包括先乘除后加减,以及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例如,在计算表达式\(3+4\times2-6\div3\)时,学生需要首先计算乘法和除法,然后再进行加法和减法。

-掌握有理数乘除法法则:学生需要明确有理数乘除法的法则,如负数乘以负数得正数,正数乘以负数得负数等。通过具体例子,如\((-2)\times(-3)=6\)和\(5\times(-4)=-20\),来强化这一概念。

2.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例如,在表达式\(3+4\times(2-1)\)中,括号内的运算\(2-1\)先于乘法进行,这可能导致学生在没有括号时错误地先计算乘法。

-正确处理带有分数和负数的混合运算:学生可能会在处理带有分数和负数的混合运算时遇到困难,比如\(-\frac{1}{2}\times3+\frac{1}{4}\)。需要学生理解负数与分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正确应用。

-应用有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将抽象的数学运算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温度变化等,这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是一个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实际例子的分析,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

3.案例分析法:选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运算步骤和规则,直观展示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

2.互动软件应用:借助数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运算练习,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3.实物教具:使用几何图形、计数器等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运算规则,加深记忆。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学技能——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们准备好了吗?好,那么我们先来个小游戏,看看谁能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下面的算式:\(5+3\times2-4\div2\)。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学生尝试计算,教师观察)

-回顾旧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大家还记得吗?有理数加法就是将两个数相加,而减法则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今天,我们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混合运算中,看看我们能创造出怎样的数学魔法。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混合运算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先做乘法和除法,然后再做加法和减法。如果算式中有括号,我们就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内容。比如,对于算式\(3+4\times(2-1)\),我们首先要计算括号内的\(2-1\),得到\(1\),然后计算\(4\times1\)得到\(4\),最后再加上\(3\),得到最终答案\(7\)。

-举例说明: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看看这个过程。比如,算式\(7-2\times3\div(-1)\),我们先做乘除法,得到\(7-6\div(-1)\),然后做除法,得到\(7+6\),最后得到答案\(13\)。

-互动探究:现在,请大家拿出笔记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请计算以下算式,并说明你的计算步骤:

-\(8-3\times2+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