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活中的垃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国通用.docx

发布:2025-04-28约3.4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活中的垃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国通用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生活中的垃圾》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垃圾分类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垃圾的来源、种类及危害,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垃圾分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行为。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

2.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如何通过减少垃圾产生和合理利用资源来减少环境污染。

难点:

1.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难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

2.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缺乏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习惯。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

2.设计互动环节,如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垃圾分类。

3.结合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

4.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深化学生对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垃圾分类箱、分类标签。

2.课程平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

3.信息化资源:垃圾分类知识PPT、垃圾分类动画视频、垃圾分类小游戏软件。

4.教学手段: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实地考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展示校园、社区中的垃圾堆积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去哪里了吗?”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环保知识,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图片,如塑料瓶、废电池、剩菜剩饭等,让学生识别并分类。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分享各自的想法。

3.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讲解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通过PPT展示实例,如回收塑料、回收废纸等。

-互动探究:教师提问:“如何从生活中减少垃圾的产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份垃圾分类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物品进行分类。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分类错误,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垃圾分类。

5.新课呈现(续)(约15分钟)

-组织学生观看垃圾分类动画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互动探究: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垃圾分类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发表观点。

6.巩固练习(续)(约10分钟)

-学生活动:进行垃圾分类模拟游戏,每组抽取不同类型的垃圾卡片,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分类箱中。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操作,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正确执行垃圾分类。

7.实践活动(约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学生活动:记录观察到的垃圾分类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

8.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反思: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提出对垃圾分类的建议。

9.课后作业(约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次家庭垃圾分类活动,并记录过程。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

-学生了解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知道如何通过减少垃圾产生和合理利用资源来减少环境污染。

-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垃圾类型,并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分类。

2.能力提升: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在面对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时,独立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案。

-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能够自觉地将垃圾分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价值观塑造: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生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