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3272-2021_玉米秸秆黄贮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ICS65.120
DB22
CCSB46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272—2021
玉米秸秆黄贮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yellowcornstoversilage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27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牧力粗饲料实用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人:刘海燕、王秀飞、耿秋明、刘鹏、王彦靖、赵新颖、魏冬娜。
I
DB22/T3272—2021
玉米秸秆黄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玉米秸秆黄贮的程序,规定了玉米秸秆黄贮的原料收集、原料加工和贮藏的操作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435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NY/T1444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将收获籽实的玉米秸秆切短或粉碎后置于密封的设施中,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使其能
4流程图
1
DB22/T3272—2021
5原料收集
玉米收穗后2周~5周内完成秸秆收集。
6原料加工
6.1
切短
秸秆原料揉搓成0.2cm以下细丝或切短长度在5cm以下。牛用3cm~5cm,羊、鹿用1cm~
3cm,鹅用0.5cm~1cm,猪用0.5cm以下。
6.2
添加剂的选择与应用
应选用以乳酸菌为主的复合菌剂,每吨玉米秸秆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20亿个,生产时按使用说明
书操作,并符合NY/T1444的规定。
6.3水分调节
秸秆原料含水量按GB/T6435方法检测,调整秸秆含水量达到55%~65%。
7贮藏
7.1窖贮
7.1.1采取层层铺料、补水、压实的生产方式,每24h应生产20cm以上,直至贮满封窖。
7.1.2秸秆原料补水后用机械压实三遍以上,机械压不到的边角由人工踩实,水分含量为55%~60%,
压实后贮料密度应达到400kg/m以上,水分含量为60%~65%,密度应达到430kg/m以上。
33
7.1.3贮料装满后做形封窖,满窖要做出中间高出两侧窖边40cm以上,呈微半圆形,半窖或平窖顺
窖沿做出凹形,要窖顶高,窖口低,呈顺坡形。
7.1.4首先将衬膜展开从四周拉向窖顶固定,再将大封膜展开平行盖在窖上,四周用重物压住,大封
膜与衬膜重合后形成密封层。
7.2.1将铡短、加生物菌剂处理后的原料用打捆机压缩成草捆。
7.2.2圆形草捆用3层~4层青贮专用包膜包裹。方形草捆用青贮袋,人工或抽真空密封,外面套防
护编织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