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3085-2019_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ICS65.120
DB22
B46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085—2019
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strawandcornsteepliquorcompoundedbiologicalfeed
production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08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群、邱玉朗、李林、刘明远、马永强、张云影、闫秋良。
I
DB22/T3085—2019
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原料选择、原料处理、微生物发酵剂选择、原料混合、贮
藏方法和品质鉴定。
本标准适用于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25423方草捆打捆机
GB/T29019透明膜折叠式裹包机
NY/T1444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
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通过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浸渍液,经浓缩得到的黄褐色液体。
利用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过程。微生物发
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
3.4
在饲喂和储存过程中,如果生物发酵饲料的密封不严或密封被破坏,发酵饲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好氧菌快速繁殖,引起发酵霉变。
4.1秸秆
收割籽实后的秸秆,宜为半干或黄干状态。
1
DB22/T3085—2019
4.2玉米浆
应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浆,干物质在10%~40%。
5原料处理
5.1秸秆粉碎与铡切
应按饲喂家畜的种类和秸秆的质地用铡草机切短秸秆,喂牛长度为4cm~6cm,喂羊为2cm~4cm。
较硬的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切成2cm~3cm,质地更粗硬的秸秆需揉碎处理。
5.2含水量调节
使秸秆的含水率达到60%~70%,可通过玉米浆中的水分含量进行调节,或者调制过程中喷洒水分进
行调节,喷水量的多少可用式(1)计算。
X=(1.5~2.3)G干-G水
.............................(1)
式中:X——喷水量,单位:升(L);
G干——调制前秸秆的干物质重,单位:千克;
G水——调制后秸秆的水分含量,单位:千克。
5.3含糖量调节
7原料混合
混合设备可选用卧式、立式、自走式、牵引式和固定式搅拌机(车)。窖贮法应选择可移动式搅拌
秸秆经粉碎后,水分、糖分的添加及原料的混合,按照先投放秸秆,根据需要投放玉米面或糖蜜,
2
DB22/T3085—2019
4min~6min。
8贮藏方法
8.1裹包法
8.1.1裹膜
采用青贮专用塑料拉伸膜。
8.1.2打捆裹包
将已处理的原料用打捆机进行高密度压实打捆,压实密度600kg/m
3
~650kg/m。然后通过裹包机
3
将草捆包裹,长期保存用3层膜。裹膜作业在打捆后迅速进行。打捆机应符合GB/T25423的规定,裹包
机应符合GB/T29019的规定。
8.1.3
存放
将裹包袋存放于避光、凉爽、干燥处。存放过程中,定期检查密封状态,防止漏水透气。
8.1.4取用
在5月~10月经过15d~20d完成发酵,其它月份则需35d~40d完成发酵,可取用。
8.2窖贮法
8.2.1装填
原料分层装填,每装20cm~30cm时迅速压实一次,装填和压实同步进行。要求连续装填,尽快完
8.2.2封窖
装填至高出窖上沿80cm~100cm,立即封窖。在原料的上面盖一层10cm~20cm厚切短的秸秆,
再用塑料薄膜覆盖,2片塑料薄膜的连接处应至少重叠1.0m。在塑料薄膜上面铺设20cm~30cm厚
干秸秆或干草,再放置重物覆盖。
窖边挖好排水沟。封窖后7d~14d应不断对窖上的覆盖物进行调整,尽量减少缝隙,避免覆盖的
塑料薄膜破损和积水。贮存期间定期检查,做好防漏气、漏水及防虫鼠工作。
在5月~10月经过20d~25d可完成发酵,其它月份则需30d~35d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