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2914-2018_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ICS65.120
DB22
B46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914—2018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wholeplantcornsilageproduction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291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邱玉朗、陈群、李林、鲁宇橦、张云影、王大广、闫秋良、王莹、刘海燕。
I
DB22/T2914—2018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株玉米青贮原料收割、破碎和运输、原料预处理、青贮方法、品质评价和卫生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22141饲料添加剂复合酸化剂通用要求
GB/T22142饲料添加剂有机酸通用要求
NY/T1444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SB/T10318氨态氮测定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带穗的玉米植株,包括茎、叶、穗。
将全株玉米切短、破碎后置于密封的青贮设施中,在厌氧环境下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乳酸,
为改善饲料营养成分和品质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
青贮饲料的密封不严或密封被破坏,青贮饲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好氧菌快速繁殖,引起发酵霉
1
DB22/T2914—2018
4原料收割、破碎和运输
4.1收割
原料收割在玉米籽实蜡熟期,乳线在1/2~3/4位置,植株含水量60%~70%时收割,留茬高度为20
cm~30cm。
4.2破碎
4.2.1将秸秆切成1cm~2cm,籽粒破碎度92%以上。
4.2.2收割时同步破碎,也可先收割,待运输到青贮窖时破碎。
4.3运输
原料收割后,运输过程不宜超过8h。
5原料预处理
5.1含水量调节
全株青贮玉米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原料含水过高,可适当晾晒或加入一些粉碎的干草粉
或糠麸等。水分含量低时,可喷洒适量的水。
5.2添加剂的使用
5.2.1全株玉米青贮时可添加微生物添加剂、酸化剂。用量与使用方法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执行。
5.2.2微生物添加剂应符合NY/T1444的规定。酸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T22141、GB/T22142的规
定。
5.2.3用于饲喂反刍动物的青贮可添加0.3%~0.4%尿素,0.10%~0.15%食盐。
采用青贮专用塑料膜。将已处理的原料压实打捆,压实密度600kg/m~650kg/m。打捆后迅速裹
33
6.1.2存放
存放于避光、凉爽、干燥处,堆放2层~3层的高度。存放过程中,定期检查密封状态,防止漏
6.1.3取用
经过45d~50d发酵,即可取用。
6.2.1装填
2
DB22/T2914—2018
~650kg/m。装填和压
3
原料分层装填,每装20cm~30cm时迅速压实一次,装填密度600kg/m
3
实同步进行。要求连续装填,尽快完成,如果当天窖内未装满,可盖上塑料薄膜,第二天揭开继续工作。
6.2.2封窖
装填至高出窖上沿80cm~100cm,立即封窖。在原料的上面盖一层10cm~20cm厚切短的秸秆,
再用塑料薄膜覆盖,2片塑料薄膜的连接处应至少重叠1.0m。在塑料薄膜上面铺设20cm~30cm厚
干秸秆或干草,再放置重物镇压。
6.2.3
管理
窖边挖好排水沟。封窖后1w~2w应不断对青贮窖上的遮盖物进行调整,尽量减少缝隙,避免覆
盖的塑料薄膜破损和积水。贮存期间定期检查,做好防漏气、漏水及防虫鼠工作。
6.2.4
取用
经过40d~45d发酵,即可取用。开窖取料应从一端开始,根据喂料需要从上到下、由外及里逐
段取用。每次取出量应以当天喂完为宜,每次取料后立即将口封严,避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暴露在空气
中或者雨水浸入引起二次发酵。
7品质评价
7.1现场评价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现场评价按色泽、气味、质地及含水量分为优质、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
级,见表1。
表1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现场评价指标
项目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