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从军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4-25约4.5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从军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诗的海洋,感受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豪迈与激情。我们将在《从军行》这首诗中,领略边塞风光,体验戍边将士的英勇与忠诚。希望通过这堂课,你们能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感受文字的力量,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核心素养目标

在《从军行》的教学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学生将学会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诗歌情感,增强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并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深入理解《从军行》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敬意和对边塞生活的描绘。

②通过对诗歌中关键词句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和边塞文化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感知诗歌的深刻意义。

②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对韵律、对仗、意象等方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设计“边塞生活体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戍边将士,感受诗中的豪情壮志。

3.利用多媒体展示边塞风光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边塞环境的直观感受。

4.组织“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的边塞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将通过一首诗来穿越时空,感受一下那个充满豪情与壮志的时代。(展示边塞风光的图片或视频)

-回顾旧知: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静夜思》吗?诗人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从军行》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首先,我们来一起朗读《从军行》,注意诗中的韵律和节奏。然后,我会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帮助大家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举例说明:比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里诗人通过描绘青海长云、暗雪山等景象,营造了一种苍凉的氛围,表达了戍边将士的孤独和坚韧。

-互动探究:接下来,我们可以分小组讨论,思考这首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我们可以一起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指导:在学生分享时,我会适时给予点评和补充,确保大家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小诗,模仿《从军行》的风格,表达你对某种情感的体验。

-教师指导:我会走动到每个小组旁边,给予他们创作上的建议和鼓励。

5.拓展活动(约10分钟)

-学生活动:我们将一起观看一部关于古代边塞的电影片段,通过视觉体验,进一步感受边塞文化的魅力。

-教师指导:观影后,我会组织学生讨论,分享他们对电影和诗歌中边塞生活的感受。

6.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从军行》,感受到了古代边塞将士的英勇和忠诚。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继续探索古典诗词的魅力。

-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查找一些关于王昌龄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下周分享给大家。同时,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边塞诗。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诗歌背景资料:收集关于王昌龄的生平简介,以及他创作《从军行》的历史背景资料,如唐朝边塞诗的一般特点、唐代军事制度等。

-边塞文化介绍:搜集关于古代边塞文化的资料,包括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军事防御设施等。

-古代兵器与战争:介绍古代战争中使用的兵器,如弓箭、刀剑、战车等,以及古代战争的基本战术和策略。

-诗词鉴赏技巧:整理一些古典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分析意象、如何把握情感、如何理解修辞等。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等书籍,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观看纪录片:建议学生观看《国家宝藏》等纪录片,了解古代边塞的实际情况,增强对诗歌背景的感性认识。

-参观历史博物馆:鼓励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实地感受古代兵器、军事设施等,加深对古代战争的理解。

-创作边塞诗: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首自己的边塞诗,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文学素养。

-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通过朗诵《从军行》等边塞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开展小组研究:分组让学生研究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通过小组合作,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