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docx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
第三单元
古诗三首
《元日》
作者及背景: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此诗创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生字词
“爆”(bào):左右结构,火字旁,本义是猛然炸裂并发出响声,如“爆竹”“爆炸”。
“竹”(zhú):象形字,左右结构,可组词“竹子”“竹林”。
“屠”(tú):左右结构,尸字旁,有宰杀牲畜之意,如“屠杀”“屠户”,诗中“屠苏”是一种酒名。
“苏”(sū):上下结构,艹字头,如“苏醒”“江苏”。
“符”(fú):左右结构,竹字头,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后引申为标记、相合等义,如“符号”“符合”。
诗句理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绘出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人们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的热闹场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展现出新年的万象更新。
主旨:通过描写新年元日的喜庆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以及推行新政的乐观自信。
写作特色: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地描绘出春节的习俗和氛围;运用象征手法,“新桃换旧符”象征着除旧布新。
《清明》
作者及背景: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生字词
“清”(qīng):左右结构,氵字旁,有清澈、清明等义,如“清水”“清楚”。
“明”(míng):左右结构,日字旁,本义是明亮,如“光明”“明天”。
“酒”(jiǔ):左右结构,氵字旁,指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白酒”“美酒”。
“借”(jiè):左右结构,亻字旁,有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意思,如“借用”“借条”。
“何”(hé):左右结构,亻字旁,表疑问,如“何处”“为何”。
诗句理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渲染出凄迷哀伤的氛围。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行人向人询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展现出一种希望和指引。
主旨:借清明时节的细雨和行人的愁苦,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孤身行路的惆怅之情。
写作特色:情景交融,将清明的雨景与行人的心境相结合;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却意境深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及背景:作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生字词
“忆”(yì):左右结构,忄字旁,有回想、思念之意,如“回忆”“忆念”。
“兄”(xiōng):上下结构,会意字,指哥哥,如“兄弟”“兄长”。
“独”(dú):左右结构,犭字旁,本义是单独、单一,如“独自”“独立”。
“异”(yì):上下结构,会意字,有不同的、另外的等义,如“异样”“异地”。
“佳”(jiā):左右结构,亻字旁,意为美好,如“佳节”“佳人”。
诗句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独自远离家乡作为他乡之客,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直抒胸臆,表达思乡之情。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通过想象亲人的活动,进一步烘托出自己的孤独和思念。
主旨: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时,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写作特色:抒情真挚自然,以直抒胸臆和想象相结合的方式,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语言质朴无华,却情真意切。
纸的发明
生字词
“术”(shù):独体字,有技艺、方法等义,如“技术”“算术”。
“伟”(wěi):左右结构,亻字旁,意为伟大、卓越,如“伟大”“雄伟”。
“录”(lù):上下结构,本义是记载,如“记录”“录取”。
“册”(cè):独体字,象形字,像竹简编串成册,是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如“册子”“手册”。
“保”(bǎo):左右结构,亻字旁,有保护、保卫之意,如“保护”“保证”。
“存”(cún):半包围结构,有存在、保存等义,如“存在”“存放”。
“约”(yuē):左右结构,纟字旁,有大概、邀请等义,如“大约”“约定”。
“验”(yàn):左右结构,马字旁,有检验、验证之意,如“检验”“验收”。
“阿”(ā):左右结构,可作名词、前缀等,如“阿姨”“阿爸”。
“欧”(ōu):左右结构,本义指古水名,后用作姓氏,如“欧洲”“欧阳”。
“洲”(zhōu):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