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2387-2015_大豆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2约2.6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060

DB22

B23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387—2015

大豆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Rulesofoperationfortheproductiontechnologyofsoybeanhybridseed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238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伟龙、赵丽梅、彭宝、张伟、张春宝、闫昊、张井勇、张连发、周艳春、王

晶。

I

DB22/T2387—2015

大豆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原种生产、亲本繁殖和杂交种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杂交大豆种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7415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17318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22/2209杂交大豆种子

DB22/22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22/2209

雄蕊发育退化或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保持系可以保持不育系的不育特性,保持系和不育系杂交,当代可以结实,但是子代仍然是不育系,

可以让不育系得到繁殖,保有不育系材料。

常规大豆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

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可用于生产。

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

原种

1

DB22/T2387—2015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GB/T17318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要求的种子。

3.6

亲本parent

用原种繁殖的“三系”的种子。

3.7

繁殖用亲本parentforpropagation

原种繁殖一次的种子。

3.8

制种用亲本parentforseedproduction

原种繁殖两次的种子。

3.9

杂交种hybridseed

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生产的F1代种子,杂交种只能使用一代。

3.10

出苗期emergencestage

幼苗子叶出土达50%以上的日期。

3.11

开花期floweringstage

开花的植株达50%以上的日期。

3.12

鼓粒期seedfillingstage

在网室隔离条件下进行扩繁,利用蜜蜂或苜蓿切叶蜂传粉,开花期间逐株进行育性镜检,拔除育性

不稳定植株,并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在苗期、开花期、收获期严格剔除杂株,收获具有典型特征、特性

的不育系。

在网室或大田隔离条件下单独繁殖,剔除杂株和不典型植株,收获具有保持系和恢复系特征、特性

的植株。

2

DB22/T2387—2015

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繁殖,利用蜜蜂或天然昆虫传粉,严格控制空间隔离。蜜蜂传粉条件下,亲本种

子繁殖田与相邻同种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3000m;天然昆虫传粉条件下,亲本种子繁殖田

与相邻同种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1000m。在出苗期、开花期、收获期严格剔除杂株。

5.2保持系和恢复系

在大田条件下单独繁殖,剔除杂株和不典型植株,收获具有保持系和恢复系特征、特性的植株。

6杂交种生产

6.1

产地环境条件

6.1.1气象条件

温度适宜、干旱少雨,以花期降雨量低于100mm,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宜。

6.1.2生产条件

有灌溉条件,土壤肥力适中,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天然传粉昆虫群体种类多、数量大的地块。

6.2

空间隔离

6.2.1天然昆虫传粉

亲本种子繁殖田与相邻同种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500m。

6.2.2蜜蜂传粉

亲本种子繁殖田与相邻同种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2500m。

6.3整地与施肥

整地质量达到平整、疏松,底肥施用量为200kg/hm,氮磷钾比例1:1.2:1,缺铁地块加施50kg/hm

22

3

DB22/T2387—2015

根据父本花粉量大小及母本异交率高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