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2256-2015_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_吉林省.docx
ICS65.020.20
DB22
B05
a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256—2015
b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
EvaluationProtocolofjaponicaHybridRicesterilelines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256—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维韧、周广春、全东兴、金成海、南钟浩、全成哲。
I
DB22/T2256—2015
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粳稻不育系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条件、鉴定程序、鉴定方法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粳型水稻不育系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15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杂交粳稻japonicahybridrice
具备常规粳稻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由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双亲相互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
品系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系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
套袋自交结实率baggedseedsettingrate
柱头外露率percentageofexsertedstigma
开花闭颖后柱头露在颖壳外面的比例,分单边外露率(仅一个柱头外露的比例)和双边外露率(两
个柱头都外露的比例)。
1
DB22/T2256—2015
3.8
异交结实率outcrossingrate
所取稻穗结实总粒数与所取稻穗总颖花数的百分比。
4鉴定条件
4.1组织鉴定部门
省级(含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4.2申请鉴定不育系
4.2.1
4.2.2
亲本来源清楚,选育过程翔实。
与现有不育系(系指已受理或鉴定通过的不育系)有明显区别。
4.2.3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不育性稳定且符合不育系生产应用的要
求。
4.3鉴定圃
4.3.1播期
在当地适于不育系制种的最大播期范围内分1期~3期播种,每期间隔10d,每期不低于1000株。
4.3.2面积与规模
2
,总种植群体3000株以上。
2
单本栽插,不准去杂,人为造成的缺株按杂株处理,鉴定现场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应符合鉴定要求,
与当地生产实际条件相近。
5鉴定程序
申请时间为每年3月份前申请。
5.2申请鉴定单位或个人,提供以下材料
光温敏不育系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结果,包括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临界
鉴定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2
DB22/T2256—2015
5.4田间鉴定
对不育系有关性状进行田间现场鉴定。
5.5专家组形成书面鉴定意见
专家组进行评议,形成田间考察鉴定的书面意见。
6
鉴定
6.1不育系纯度
现场检测不育系群体的一致性,要求检测总株数在3000株以上,纯度应按下列公式1计算。
P(%)=(T?I)×100...................................(1)
T
式中:
P——纯度;
T——总株数;
I——杂株数。
6.2不育株率
在调查纯度的各群体内,调查同型可育株数,计算不育株率。不育株率应按下列公式2计算。
P(%)=(T?N)×100..................................(2)
T
在抽穗达25d以上的套袋自交穗中随机选取100个稻穗,计数总颖花数和总结实粒数,套袋自交结
实率应按下列公式3计算。
F(%)=n
×100....................................(3)
1
N
1
F——套袋自交结实率;
n
1
——总结实粒数;
P(%)=n
×100....................................(4)
2
N
2
P——花粉不育度;
3
DB22/T2256—2015
n
2
——不育花粉粒总数;
N
2
——观测花粉粒总数。
6.5柱头外露率
详见附录B,应按下列公式5、公式6和公式7计算。
P
s
(%)=n
×100....................................(5)
3
N
3
式中:
P
s
——柱头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