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6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4-24约4.8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6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开国大典》这堂课。这可是咱们语文课本里的一块宝,要讲讲新中国成立那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的那份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要通过阅读课文,感受那个伟大时代的氛围,感受新中国的诞生带给我们的自豪和喜悦。咱们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一起成长!??????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之美;2.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4.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一: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与意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开国大典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重点二: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开国大典的庄重与激动。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难点一:理解课文中的历史事件。由于开国大典距今已有较长时间,学生可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细节缺乏了解,需要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历史印象。

-难点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学生需要通过深入阅读,理解作者在描写开国大典时的情感变化,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键词句,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投入。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历史图片、开国大典现场视频以及相关的历史图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教学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教学资料和视频。

4.教室布置:安排教室空间,设置分组讨论区,为学生提供舒适的讨论环境。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首先,我会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日子吗?你们知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我会展示一张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第一印象。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

2.新课讲授

-内容一: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详细内容:我会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包括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内战的结束等,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内容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详细内容:我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在描写开国大典时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举例说明。例如,可以指出“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高高飘扬”中的比喻手法。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内容三: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详细内容: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在描写开国大典时的情感变化,如自豪、激动等。通过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3.实践活动

-内容一:角色扮演

-详细内容: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通过角色扮演来重现开国大典的情景。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内容二:制作开国大典的手抄报

-详细内容:学生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份开国大典的手抄报,包括图片、文字描述等,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

-内容三:开国大典知识竞赛

-详细内容:我会组织一个开国大典知识竞赛,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方面一: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举例回答:学生讨论“开国大典对于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通过讨论,学生可能会回答:“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历史,开启了中国的新纪元。”

-方面二: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举例回答:学生讨论“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学生可能会回答:“课文中有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它们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

-方面三:作者的写作情感

-举例回答: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