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docx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亲爱的小可爱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秘而又有趣的宇宙家族——太阳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中的《太阳系大家族》这一章节。在这里,我们会认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了解它们的运行轨迹、体积大小以及各自的特色。这些知识,不仅会让我们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能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哦!??????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宇宙观和人文精神。通过学习太阳系的知识,孩子们将学会如何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数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宇宙的广阔与神秘,激发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认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
2.掌握行星公转的基本规律,包括轨道、周期和速度。
难点:
1.理解行星的体积和距离的差异对观测的影响。
2.将抽象的宇宙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认知,如行星公转的动态图像理解。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模型展示和互动游戏,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行星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或虚拟现实技术,将行星公转的动态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太阳系大家族》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太阳系行星的图片、行星轨道的动态图表、相关科普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感受。
3.实验器材:准备行星模型、地球仪等,以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配备白板和投影仪,以便于小组合作和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宇宙之旅,去探索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你们知道什么是太阳系吗?谁能来分享一下?
2.学生学习:学生积极思考,分享对太阳系的认识。
3.老师总结: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八大行星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家族。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角色: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请看屏幕,这是太阳系行星的图片。
2.学生学习: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八大行星的名称。
3.老师提问:这些行星有什么特点呢?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呢?
4.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图片,描述行星的特点和排列顺序。
三、学习行星特点
1.老师角色: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太阳系中的第一颗行星——水星。请看屏幕,这是水星的图片和资料。
2.学生学习:学生观察图片和资料,了解水星的基本特点。
3.老师提问:水星有什么特点呢?它与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图片和资料,描述水星的特点和与地球的不同之处。
5.老师总结: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表面温度极高,没有大气层。
四、探究行星运行规律
1.老师角色:接下来,我们学习行星的公转规律。请看屏幕,这是行星公转的动画。
2.学生学习:学生观看动画,了解行星公转的基本规律。
3.老师提问:行星是如何围绕太阳公转的呢?它们公转的轨道是什么样的?
4.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动画,描述行星公转的规律和轨道形状。
5.老师总结: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周期与距离有关。
五、分组讨论
1.老师角色: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行星的特点有哪些?
-行星是如何围绕太阳公转的?
-你对太阳系还有哪些疑问?
2.学生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疑问。
3.老师角色: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和疑问。
六、总结与拓展
1.老师角色: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系的知识,了解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行星的公转规律等。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
-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呈椭圆形。
-各行星具有不同的特点。
2.学生学习: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太阳系的特点和行星的公转规律。
3.老师角色: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拓展一下:
-你还想知道太阳系中的哪些知识?
-你认为太阳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4.学生学习: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七、作业布置
1.老师角色: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课后阅读《太阳系大家族》相关章节。
-收集关于太阳系的其他资料,进行整理和分享。
2.学生学习:学生记录作业内容,准备课后学习。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太阳系行星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