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数学五年级下册师大版.docx
4.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数学五年级下册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4.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数学世界的奇妙——长方体的体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秘的数学殿堂,揭开长方体体积的神秘面纱吧!??
核心素养目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你们的几何直观、空间想象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让你们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几何形状,激发你们对数学的热爱,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成长,成为未来的数学小达人!??????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长方体体积的概念,明确体积是三维空间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②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根据长、宽、高计算体积。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体积单位的引入及其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如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②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准确测量长方体长、宽、高的能力,并能够将这些数据用于体积计算。
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直观教具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过程。
④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测量工具(尺子、卷尺)
-课程平台:班级学习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作业
-信息化资源:在线几何图形教学视频、互动式数学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我会在班级学习平台上发布《长方体体积》的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讲解和一份预习指南,引导学生了解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和体积的概念。
设计预习问题:我会设计几个问题,如“你能找到身边的长方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以及“你认为如何测量长方体的体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监控预习进度:我会通过平台的数据和学生的预习反馈来监控预习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预习的基本要求。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需要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尝试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体积的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需要根据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答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班级学习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长方体体积的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我会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如书籍、盒子等,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我会详细讲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和步骤,并结合实物模型进行演示。
组织课堂活动:我会设计一个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分组测量不同长方体的尺寸,并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需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体积的计算。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我会布置一些计算长方体体积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供拓展资源:我会推荐一些相关的数学书籍和在线资源,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需要认真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推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长方体体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和步骤。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