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x
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的背景、全面抗战的爆发、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提升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锻炼团队协作意识,理解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评价。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战役;2.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对战争胜利的影响。
难点:1.抗日战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战略部署;2.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和国际影响。
解决办法:1.通过历史图片、地图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战争背景和战略布局;2.结合历史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3.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4.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突破对复杂历史事件的认知难点。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历史教科书、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资源库、在线历史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抗日战争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音频文件、历史文献摘录。
教学手段:PPT演示、历史地图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探讨民族独立和抗战精神。”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抗日战争的背景(3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民族危亡感的重要性。
2.全面抗战的爆发(5分钟)
-教师讲解卢沟桥事变,介绍国共合作的形成。
-通过地图展示,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战略布局。
3.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对战争胜利的影响(7分钟)
-教师介绍国共合作的历史过程,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国共合作的成果。
4.抗日战争的胜利(5分钟)
-教师讲解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
-强调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讨论(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抗日战争中,有哪些因素促使我们取得胜利?”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2.角色扮演(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人物,如彭德怀、邓颖超等。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历史人物的抗战精神。
3.课堂练习(5分钟)
-教师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抗日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教学总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2.教师提出课后思考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
3.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
教学时间: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重要事件。
-学生能够理解抗日战争的战略布局,包括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统一战线的建立。
-学生能够列举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学生能够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民族精神的觉醒、国际援助等。
2.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加强了历史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课堂提问,锻炼了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思想认识:
-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学生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理解了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情感态度:
-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对英雄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