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背影》。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九年级学生已掌握的记叙文阅读技巧有关联,通过学习《背影》,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记叙文结构、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对家庭、亲情和父爱的感悟,增强文学鉴赏能力。通过阅读《背影》,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提升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八年级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认识,但面对《背影》这样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他们对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心理描写可能理解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仍需加强。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道德情感逐渐成熟,但面对家庭和亲情主题的文章,他们可能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对父爱的深刻内涵感知不够。此外,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可能缺乏细腻的情感表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升。
在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能够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探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背影》的结构和写作特点,为学生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文章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心理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体会人物情感,增强对父爱的感悟和文学体验。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文章背景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拓展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交流。
3.板书设计:精心设计板书,清晰展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父爱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后分享自己的感受。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爱。
3.引入课题:《背影》。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师讲解《背影》的背景和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
2.分析文章结构,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时间顺序、空间转换等。
3.重点关注人物描写,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
4.讲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如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抒情手法。
5.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心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题和选择题,检验对文章的理解。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文章中父亲的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的情感融入生活。
六、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体会人物情感。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表演,教师给出评价和建议。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的伟大和表达爱的重要性。
2.拓展活动: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父爱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背影》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章的背景、作者简介、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学生对记叙文的结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并分析文章中的时间顺序、空间转换、人物描写等写作手法。
2.情感体验:学生在阅读《背影》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和深沉,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种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
3.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心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他们能够从文字中捕捉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4.写作能力: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升写作能力。通过对《背影》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来表达情感,如何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