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单元(整体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docx

发布:2025-03-26约3.9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单元(整体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通过阅读《荷塘月色》、《春》等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感悟,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结合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理解和表达自然情感的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增进学生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认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课文《荷塘月色》中“月色”与“荷塘”的交融之美,把握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②领悟《春》中春天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颂。

2.教学难点,

①深入分析作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其深层含义。

②理解《春》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春天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③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赞美,提高写作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图书馆数据库、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信息化资源:课文音频、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朗读示范、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请举例说明你们曾经见过的美丽的自然景象。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它给予我们无尽的灵感。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荷塘月色》和《春》这两篇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之美。

二、新课讲授

1.阅读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荷塘月色》和《春》两篇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学生朗读,老师点评并指导。

2.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提问:《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绘展现了荷塘月色的美丽?

-学生回答:荷叶、荷花、月光、微风等。

-老师总结:作者通过描绘荷塘月色中的自然景物,展现了其宁静、优美、神秘的氛围。

3.分析课文结构

-老师提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总分总结构。

-老师总结:文章以荷塘月色为总述,分述了荷塘、月光、微风等景物,最后以荷塘月色的整体印象收尾。

4.体会作者情感

-老师提问: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等。

-老师总结:作者通过描绘荷塘月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比较阅读

-老师提问:《荷塘月色》和《春》在描写自然美景方面有哪些异同?

-学生回答:两篇文章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荷塘月色》更侧重于夜晚的景色,而《春》则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老师总结:两篇文章在描写自然美景方面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季节特点和情感。

6.学习写作技巧

-老师提问: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学生回答:象征、对比、比喻等。

-老师总结: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情感,通过对比展现了景物特点,运用比喻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7.小组讨论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认为《荷塘月色》中的“月色”有什么象征意义?

2.《春》中春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3.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8.学生展示

-学生代表小组展示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布置以下练习题:

1.仿写一段描写自然美景的句子。

2.用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2.学生完成练习,老师批改并讲解。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然美景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

1.朗读《荷塘月色》和《春》两篇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选取一篇自然美景的课文,分析其象征意义和写作技巧。

3.撰写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知识点梳理

1.**自然景物的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节的刻画,如荷塘中的荷叶、荷花、月光、微风等,展现景物的具体形象。

-象征手法:运用自然景物象征某种抽象的情感或意义,如“荷塘月色”象征宁静、优美、神秘。

-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其他事物相比较,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2.**文章结构分析**:

-总分总结构:《荷塘月色》以荷塘月色为总述,分述荷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