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 Using my five senses Unit 3 Sounds第1课时教学设计 牛津沪教版(三起).docx

发布:2025-04-21约3.7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Module1UsingmyfivesensesUnit3Sounds第1课时教学设计牛津沪教版(三起)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奇妙的世界——声音的世界!??我们将通过这节课,运用我们的五感之一——听觉,来感受和表达各种不同的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牛津沪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Module1UsingmyfivesensesUnit3Sounds,开启一段美妙的听觉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交流的能力,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不同的声音,拓宽视野。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对英语字母和基本词汇有所了解。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感官词汇,如“看”、“听”、“闻”等,对英语听力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更倾向于通过游戏和互动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通过视觉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倾向于听觉和动手操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某些英语词汇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听力练习中难以准确把握声音的含义;二是对于如何用英语描述和表达不同的声音感到困惑;三是由于年龄和语言能力限制,部分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时可能缺乏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些潜在问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升学习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结合讲授与小组讨论,确保学生积极参与。

2.设计“声音猜猜看”游戏,让学生通过听音辨别不同物体或场景的声音,提高听力技能。

3.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环境下的声音录音,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和记忆。

4.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如交通、自然界等,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有没有喜欢的一些乐器或者动物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声音的奇妙世界!

-回顾旧知: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关于感官的单词吗?比如“看”(see)、“闻”(smell)等,今天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是“听”(hear)。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声音”的相关词汇和表达。首先,我会带领大家复习一些常见的声音描述词汇,比如“loudly”(大声的)、“quietly”(安静的)。

-举例说明: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示这些词汇的使用,比如:“Thedogbarkedloudly.”(狗大声地吠叫。)

-互动探究: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比如:“Whatdoyouhearoutsidethewindow?”(你在外面窗外听到了什么?)

3.新课呈现(续)(约15分钟)

-角色扮演: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不同的场景,比如“在公园里”、“在图书馆里”等,用英语描述他们所听到的声音。

-小组讨论:学生们会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声音场景,并用英语描述出来,然后向全班展示。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听力练习,听录音并回答问题,比如“你能听到什么声音?”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时,我会走动观察,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5.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实践活动:我会让学生们尝试用不同的声调来模仿不同的声音,比如鸟鸣、汽车喇叭声等,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声音辨识能力。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们猜测是什么声音,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听力敏感度。

6.新课呈现(结束)(约5分钟)

-总结回顾:我会简要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们对“声音”这一主题有清晰的认识。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收集并描述家中不同的声音,或者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描述一天中听到的声音。

7.结束(约5分钟)

-反馈收集:我会询问学生们对本节课的感受和建议,以便于调整今后的教学。

-鼓励与激励:对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