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 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20约4.8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课《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课文《永久的生命》和《生命的壮歌》。这两篇课文通过讲述不同生命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感悟生命价值的意识。

2.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感受散文的文学魅力。

3.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永久的生命》中“生命”的多重含义,把握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分析《生命的壮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

难点:

1.把握散文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解决办法:

1.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生命意义。

2.结合多媒体展示,分析散文的文学特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写作练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具备《永久的生命》和《生命的壮歌》两篇课文的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以增强对生命主题的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

3.教学辅助:设计思维导图、讨论指南等,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和主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16课《永久的生命》和《生命的壮歌》。在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导入

三、课文讲解

1.学习《永久的生命》

(1)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文学魅力。

(2)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体会散文的韵味。

(3)教师提问: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

(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宝贵,要珍惜生命。

2.学习《生命的壮歌》

(1)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文学魅力。

(2)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体会散文的韵味。

(3)教师提问: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顽强,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主题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这两篇文章都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和赞美。

五、课堂讨论

1.教师提问: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学生讨论)

2.教师总结: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喜欢的文章也不同。但我们都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六、写作练习

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永久的生命》和《生命的壮歌》,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顽强。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八、课后作业

1.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1.生命

2.永久的生命

3.生命的壮歌

4.生命的价值

5.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六、知识点梳理

1.生命意义的理解

-生命的宝贵性

-生命价值的多样性

-生命的短暂与永恒

2.散文的文学特点

-散文的定义与分类

-散文的写作手法:比喻、拟人、象征等

-散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等

3.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形象的特征:性格、外貌、行为等

-人物形象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4.主题的表达与深化

-文章主题的内涵与外延

-主题的表达手法:直接表达、间接表达等

-主题的深化与升华

5.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体验的多样性:喜悦、悲伤、愤怒等

-情感体验的作用:激发读者共鸣、引发思考等

-价值观的培养: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追求真善美

6.生命的不同形态

-自然生命:植物、动物等

-人类生命:个人、家庭、社会等

-精神生命:思想、信仰、道德等

7.文章结构与篇章布局

-开头:引出主题、设定基调

-主体:展开主题、深化主题

-结尾:总结全文、留下思考

8.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过相似之处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赋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