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2618-2017_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ICS65.020.01
DB13
B61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618—2017
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2618—2017
前
言
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海强、秦立者、杨素苗、张春锋、尹素云、马立刚、刘海忠、种军、
季文章、尼群周、杜纪壮、徐国良。
I
DB13/T2618—2017
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郁闭园的术语和定义、郁闭程度等级、郁闭园改造目标、改造后适用的密度和
树形、适用树形的结构要求、改造方法以及配套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郁闭园的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651-2008
鲜苹果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苹果郁闭园是指由于枝条密集造成树冠内膛或树冠下通风透光不良的苹果园,分为单株郁闭、株
3.2
树冠交接率是指株间或行间冠径减去株距或行距的差,占株距或行距的百分率。表示树冠相互交
叉重叠的程度,数值越大,树冠相互交叉重叠越多。
树冠透光率是指透过树冠的光量占冠外入射光量的百分率,在生长季7月~9月进行测定。数值越
4
郁闭园的郁闭程度等级
1级
1
DB13/T2618—2017
株间轻度郁闭,株间树冠交接率15%~30%,行间树冠相距>1m,树冠内膛或下部的透光率≤25%。
4.33级
株间重度郁闭,株间树冠交接率>30%,行间树冠相距>1m,树冠内膛或下部的透光率≤25%。
4.44级
全园轻度郁闭,株间树冠交接率>30%,行间树冠相距≤1m,但还未交接,树冠内膛或下部的透
光率≤25%。
4.5
5级
全园重度郁闭,株间树冠交接率>30%,行间树冠已交接,树冠内膛或下部的透光率≤25%。
5
郁闭园改造目标
树冠交接率<15%,改造后树形采用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的行间树冠相距>1m,高干单层开
心形叶幕厚度2.0m~2.5m;树冠内膛和下部的透光率>25%;短枝型品种留枝量8万条~9万条,普
通型品种留枝量6万条~8万条;每亩产量2000kg~3000kg,符合GB/T10651-2008规定的一等品果率
>80%。
6
郁闭园改造后适用的密度和树形
根据砧木和品种组合类型确定郁闭园改造后适用的密度和树形,砧木和品种组合类型适用的密度
表1
树形
1.5~3
2.5~3
3~4
7
2
DB13/T2618—2017
干高1.2m~1.5m,树高3.5m~4.0m,中心干上着生3个~4个主枝,呈上下错落、水平向不同方
向伸展,主枝开张角度70°~80°。主枝上着生下垂状结果枝组和中、小型结果枝组,树冠单层。
7.2
自由纺锤形
干高70cm~80cm,树高3.0m~3.5m;中心干直立,其上均匀分布12个~19个主枝,向四周延
伸,无明显层次;主枝角度90°~120°,下部主枝稍长,向上递减,在主枝上配置中、小枝组,整个
树冠外观呈纺锤状。
7.3
细长纺锤形
干高70cm~80cm,树高3.0m~3.5m,中心干直立,其上均匀分布20个~25个主枝(侧生枝)。
主枝与中心干的粗度比小于1∶3,主枝角度90°~120°,下部主枝长0.8m~1.5m,下部稍长,向上
递减,其上着生小枝组。整个树冠瘦长,呈细长纺锤形状。
8
郁闭园改造方法
间伐
8.1
8.1.1
确定永久株
对于栽植密度大于适宜密度的郁闭园,通过间伐降低栽植密度至适宜密度。间伐前,首先根据苹
果园地形、株行距、郁闭程度、树体生长情况等,确定永久株,其余的为间伐株或临时株。永久株的
确定可采用隔行、隔株的形式。对于郁闭程度5级的郁闭园,采用隔行和隔株的形式选定永久株,株行
距由a×b变为2a×2b;对于郁闭程度3级~4级的郁闭园,采用隔株的形式选定永久株,株行距由a×b
变为b×2a。
在修剪时,按照生长空间临时株给永久株让路的原则,对临时株采取落头、疏枝、回缩等措施,
逐年压缩树冠体积;对永久株应逐年扩大树冠,按照适用树形进行调冠改形,培养稳定的树体骨架结
构和结果枝组;2年~4年后,永久株的树体结构调整完成,将临时株间伐掉。
乔化砧普通型苹果郁闭园,树龄≤10年的采用自由纺锤形,树龄>10年的采用高干单层开心形。
短枝型或矮化砧苹果郁闭园采用细长纺锤形。
按树形要求,对树冠过高的树逐年分次落头,降低树高,落头的中心干锯口处留1个~3个小枝条,
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