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_T2600-2017_杠柳繁育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发布:2025-04-18约1.4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

DB13

B64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600—2017

杠柳繁育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2600—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新万景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金川、李文娟、张显国、黄大庄、孟庆瑞、宋世华、王婧、李雨妹、王合

强。

I

DB13/T2600—2017

杠柳繁育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杠柳的扦插繁育、播种繁育、分株繁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杠柳的大田繁育。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3

扦插繁育

3.1

圃地选择

宜选地势平坦、排灌良好、交通方便、接近水源的沙壤土地段作圃地。

3.2

扦插前准备

床高15cm~20cm,床面宽60cm,床面长10m~20m,步道宽40cm,做到床面平整,土壤细碎。

基质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扦插前3d~4d,用百菌清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对床面消毒,下渗沙土层3cm为宜。消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杠柳做母株,剪取生长均匀、芽饱满,直径在0.4cm~1.0cm的1a生

越冬枝条,剪成长15cm~20cm,保留3个~4个芽。上剪口距芽1cm~1.5cm,平剪,下剪口成马耳形

斜面,与穗条最上面芽反向。

将插穗基部在0.3%的K2MnO4溶液中浸泡15min作表面消毒,再在150mg/L的ABT溶液中浸泡4h,

浸泡深度2cm~6cm。

1

DB13/T2600—2017

3.3.2

嫩枝扦插

3.3.2.1

插穗制备

选取0.8cm以上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剪成20cm,上部保留2个~3个叶片,下部叶片去掉。

3.3.2.2

插穗处理

将插穗基部在0.06%的K2MnO4溶液中浸泡15min,再在150mg/L的IBA溶液中浸泡4h。

3.3.2.3

扦插

6~8月进行。扦插株行距20cm×20cm,扦插深度为10cm~15cm。

3.4

扦插后管理

3.4.1

硬枝扦插后管理

插后喷透水一次,以后视天气状况,适时喷水保湿。雨季做好排除积水工作。

3.4.2

嫩枝扦插后管理

扦插完成后及时浇水确保土壤湿润,防止雨后积水。

在光照较强时期,可使用遮光率70%以上的黑色遮阳网遮阳,保持苗床温度25℃~33℃,相对湿

度在70%~85%。

4

于8月~9月杠柳果熟期采种,果皮开裂,内含种子30粒~70粒,种子千粒重7.66g。

3月份春季播种,或6月~8月均可播种繁殖。催芽处理后直接播于田中。

先整地作长宽1m×3m低床,灌水后点播,按株行距20cm×30cm,每点播种3粒~4粒种子,覆土

厚度0.5cm左右。用塑料拱棚覆盖增温保湿,出苗后去掉。

5

2

DB13/T2600—2017

5.1

5.2

分株材料

6月挖掘当年的萌生植株作为分株材料。

栽种技术

分株时,将其剪成株高20cm,根长5cm,以株距30cm~40cm,行距50cm~60cm栽植,为提高成

活率,对叶片进行修剪,只留叶柄及叶片基部。

5.3

分株后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排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