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_T2597-2017_磨盘柿树体改造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发布:2025-04-20约1.8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DB13

B61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597—2017

磨盘柿树体改造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2597—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文江、温陟良、寇静静、王瑞月、马庆叠、张海亮。

I

DB13/T2597—2017

磨盘柿树体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盘柿树体改造的术语和定义、适宜树形及其树体结构、树体改造时期、改造方法、

改造年限和改造后的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柿(DiospyroskakiThunb.)经济栽培区域10年生~50年生磨盘柿大树的树体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887柿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对多年生枝短剪至较大分枝处,又称缩剪。

1

DB13/T2597—2017

预备枝

短截后的结果母枝。使其当年再抽生结果母枝,翌年开花结果。

4

适宜树形及其树体结构

4.1

自由纺锤形

适于株距2m~3m,行距4m~5m的密度。其树体结构为:干高60cm~80cm,树高3m~3.5m。中

心干通直或弯曲生长,其上均匀错落着生9个~12个主枝,上下重叠主枝间距不小于60cm。主枝开张

角度70°~80°,主枝上不着生侧枝,直接着生背斜上侧结果枝组;下层主枝较大,向上依次减小,

树冠呈纺锤形。

4.2

疏散分层形

适于株距3m~4m,行距5m~6m的密度。其树体结构为:干高60cm~80cm,中心干通直生长,具

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树高3.5m~4m;主枝在中心干上成层分布,第一层主枝3个~4个,第二层主枝2

个~3个,全树主枝不超过7个,主枝、侧枝交错分布;同层主枝间距20cm~30cm,层间距80cm以上;

主枝开张角度50°~60°,主枝上着生1个~3个侧枝,主侧枝上着生背斜上侧结果枝组;下层主枝较

大,上层主枝渐小,树冠成圆锥形或半椭圆形。

5

树体改造时期

6

树体高大时,落头于具1个~3个跟枝处,中心干高度2.5m~3m。具双中心干的树体,选留分枝

距地面60cm起,在中心干上选留6个~12个方位适宜、角度合适的主枝改造为自由纺锤形或疏散

分层形。自由纺锤形主枝不分层,主枝间距离20cm~30cm;疏散分层形主枝分2层,层间距80cm以上。

萌芽期或果实采收后,通过变向拉枝等措施,改变主枝方向,开张主枝角度。自由纺锤形下部主

枝角度70°~80°,中部主枝角度60°~70°,上部主枝角度50°~60°;疏散分层形下层主枝角度

60°~70°,上层主枝角度50°~60°。

主枝过长时,通过回缩等措施调整主枝长度。自由纺锤形下部、中部、上部主枝长度分别为100cm~

150cm、80cm~100cm、60cm~80cm;疏散分层形下层主枝长度为150cm~200cm、上层主枝长度为

100cm~150cm。

2

DB13/T2597—2017

6.5

结果枝组培养

刺激隐芽萌发

6.5.1

萌芽前在中心干和主枝光秃部位,用手锯锯深达木质部,刺激隐芽萌发,培养主枝或结果枝组。

6.5.2

除萌

萌芽后抹除落头处的所有萌蘖,抹除中心干和主枝上的过密萌蘖。

6.5.3

徒长枝利用

对萌发的徒长枝有空间时甩放,秋季或翌年春季拉平;也可在5月中旬留15cm~20cm摘心,6月

中旬对健壮的二次梢留15cm~20cm再次摘心,培养结果枝组。

6.5.4

背斜上枝利用

对主枝背斜上侧发出的壮枝,采用甩放、短截再甩放等方法培养成大中型结果枝组。下部每个主

枝上培养结果枝组8个~10个,中部每主枝5个~8个,上部每主枝3个~5个。

6.5.5

预备枝选留

各类枝组上的结果母枝,应通过截一留一或截一留二的方法选留预备枝,克服大小年结果。

树体改造年限

7

一般分2年~3年完成。第一年首先落头,疏除1个~2个多余大枝;第二年疏除其余过多的大枝,

并培养背斜侧结果枝组,选留的徒长枝拉平、刻芽;第三年继续培养结果枝组,树体改造基本完成。

8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