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Topic 1 Section B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Unit3Topic1Section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Unit3Topic1Section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本节课内容为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3Topic1SectionB,围绕“科学探索”主题展开。教材通过对话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并学习如何描述实验过程。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强化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描述理解科学探究过程。
2.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会使用英语描述实验步骤和结果。
3.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故事,拓宽视野。
4.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科学实验的步骤和结果;2.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交流。
难点:1.学生在描述实验步骤时,可能出现逻辑不清或遗漏信息的情况;2.学生在对话中可能无法准确使用过去时态。
解决办法:1.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实验步骤描述框架;2.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针对难点,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设计实验描述的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的结构;提供对话模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过去时态。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音响系统
-课程平台:班级英语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科学实验视频、在线科学实验步骤指南、科学术语词汇表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试管、实验器材图片)、多媒体课件、卡片游戏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幅科学家正在进行实验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实验的吗?”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科学实验基本概念,如观察、假设、实验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本节课的实验主题,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
-举例说明:通过视频展示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彩虹,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
-互动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3.新课巩固(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用英语描述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描述,给予反馈和纠正,确保语言准确性。
4.实践运用(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尝试用英语描述实验过程。
-教师指导:监督学生实验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小组讨论(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设计和结果,互相学习。
-教师指导: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总结提升(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英语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7.作业布置(约2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用英语描述一个自己熟悉的实验过程。
-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用英语撰写简短介绍。
-教师反馈: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8.课堂小结(约2分钟)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学生反馈: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描述实验过程,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与科学实验相关的词汇,如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科学现象等。
2.能力提升: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描述实验过程时,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思维发展: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假设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实验结果,学会分析和归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多元思维。
4.情感态度:
-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