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工业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4.3工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3工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4.3工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本课时内容围绕工业的区位因素展开,通过分析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工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材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通过实际案例和地图,帮助学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提高地理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科学性。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区域认知。激发学生对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工业区位选择的四大因素:原料、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
②工业区位选择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③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特点。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工业区位选择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和权衡。
②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形成对区域工业布局的全面认识。
③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地图和案例,系统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激发学生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实际应用。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地图、数据和案例,直观教学。
2.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引入GIS软件,让学生模拟工业区位选择过程。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工业区位选择决策者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幅不同地区工业布局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提出问题:工业布局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工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因素?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工业区位选择的四大因素(5分钟)
-原料:介绍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钢铁工业。
-市场:讲解市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如汽车制造。
-劳动力:分析劳动力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服装制造业。
-交通运输:阐述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如港口城市。
2.工业区位选择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10分钟)
-分析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讨论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染和资源消耗。
3.案例分析(5分钟)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工业区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衡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请部分学生展示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佳方案。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3.教师总结:归纳学生讨论结果,强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工业发展历史: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发展的重要事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分布特点:分析全球范围内工业分布的特点,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分布的差异。
-工业园区规划: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规划原则和案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国际贸易与工业区位:分析国际贸易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工业地理学》、《环境与工业发展》等,加深对工业区位选择和环境影响的理解。
-观看纪录片:推荐观看关于工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纪录片,如《地球脉动》、《工业革命》等。
-参观实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