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1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4-06约4.4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1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1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地形地势的能力,提高地理空间思维。

2.增强学生对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培养环境意识。

3.通过地图分析,提升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掌握不同地形地势的类型及其特点。例如,通过分析山区、平原、丘陵等地形地势的分布和特点,使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重点二:理解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讲解山脉对气候、交通、农业的影响,以及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的条件。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地形地势的判断和地图分析能力。例如,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判断地图上的等高线,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提高判断能力。

-难点二: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例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复杂的地形地势如何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难点三:地形地势与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例如,学生可能难以将地形地势与其他地理要素(如气候、水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来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地图展示,讲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地形地势变化对水流、风向等的影响。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地形地势的图片和视频,增强视觉效果。

2.地图教学:使用教学地图,引导学生进行地形地势的识别和分析。

3.互动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进行虚拟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资料,如PPT《地形地势类型及分布图》,要求学生识别主要地形地势类型,并思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不同地形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地势的多样性。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反馈,了解学生预习完成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地形地势类型及分布图》,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根据预习资料,思考地形地势对农业的影响,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结果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地形地势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山区、平原、丘陵等不同地形地势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

组织课堂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地形地势对交通、农业的影响。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山区更适合发展林业?”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地形地势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分析地形地势的优缺点。

提问与讨论:学生就地形地势的疑问进行提问,并在讨论中寻找答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地形地势的核心知识。

实践活动法:小组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地形地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小论文,分析地形地势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地理书籍和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小论文,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深入研究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地形地势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作业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提升自我认知。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取得了以下方面的效果: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不同地形地势的类型,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学生理解了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