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试卷测试题和答案(10).docx

发布:2025-04-19约3.7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试卷测试题和答案(10)

一、选择题

1.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答案: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孟子主张性善论、“仁政”等;荀子主张性恶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教育思想。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不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教师的教学目标D.学生的学习目标

答案:D。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

3.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

答案:C。杜威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即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强调以儿童为出发点,通过活动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而传统教育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倡导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4.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德育B.班级活动C.教研活动D.教学

答案:D。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工作。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D。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规划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管理课堂秩序等的能力;教学决策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_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答案: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区别。

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答案:领会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知识。

3.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

答案: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它以日本学制为蓝本,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答案: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和结果,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班级工作。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答案:教书育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即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判断题

1.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同步的。()

答案:错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教育可能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可能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例如,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可能会优先发展教育,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储备人才;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出现教育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的情况。

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答案:正确。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校和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3.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

答案:错误。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而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在外部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品德的过程,是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二者在活动主体、影响因素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4.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答案:正确。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5.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于教师的专业知识。()

答案:错误。教师的威信来自多个方面,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