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
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7题,每题1分,共107分)
1.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奥苏贝尔
B、布鲁姆
C、杜威
D、布鲁纳
正确答案:B
2.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简捷性
B、直接性
C、引导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A
3.在学习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A、生活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B
4.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乔姆林斯基
B、维果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B
5.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A、—般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本体性知识
正确答案:D
6.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综合分组
D、交叉分组
正确答案:B
7.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C、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D、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
正确答案:B
8.“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学记
C、论语
D、孟子
正确答案:B
9.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A、情感领域
B、意志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认知领域
正确答案:B
10.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作业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正确答案:D
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
A、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B、维护教师的中心地位
C、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D、维持正常课程程序
正确答案:A
12.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互补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C
13.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A、经验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分科课程
正确答案:B
14.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稳定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正确答案:D
1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地测算、地形测绘、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以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法属于()
A、实习作业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正确答案:A
1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正确答案:A
17.“唯上智与下想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A、环境决定论
B、儿童学理论
C、教育万能论
D、遗传决定论
正确答案:D
18.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A、教学做合一
B、官能训练
C、遵循自然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A
19.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课程属于()。
A、运作的课程
B、领悟的课程
C、理想的课程
D、正式的课程
正确答案:A
20.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到()。
A、内化阶段
B、依从阶段
C、服从阶段
D、认同阶段
正确答案:A
21.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是画面的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正确答案:D
22.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个人修养法
B、情感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说服教育法
正确答案:B
2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正确答案:D
24.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