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试卷测试题和答案(9).docx

发布:2025-04-05约7.39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试卷测试题和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

答案:A

解析:“产婆术”也叫问答法,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方法。他通过与学生的问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的代表作有《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家,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等重要教育思想。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答案:B

解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但未最早使用“教育”一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和“育”分别进行了解释;朱熹对教育有很多重要的论述,但不是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

答案:C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它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目的。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结构等;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等;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等,但它们都不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

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答案:A

解析: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是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答案:D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师需要“教育机智”等方面,也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并非主要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6.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可塑性

答案:C

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自觉性是指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意识;独立性是指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体现在学生能够超越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可塑性是指学生具有被塑造的可能性,不属于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7.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

答案:A

解析: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是按照学科来设置课程的,属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综合课程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8.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

答案:B

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发现法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B

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集体不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活动的基地、自我教育的课堂。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是班主任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协调学校、家庭、社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