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教案 实验6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docx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教程》课程教案
课题: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目的:
掌握`for`循环的基本语法与应用场景:通过`for`循环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遍历序列(如列表、字符串等)并执行重复操作,掌握处理集合数据的核心方法。
理解`while`循环的实现原理与使用技巧:通过`while`循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根据条件实现循环控制,理解无限循环与条件退出的机制,提升程序的灵活性。
学会使用`else`语句增强循环功能:通过`else`语句在循环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在循环正常结束后执行特定代码块的技巧,提升程序的逻辑性与功能性。
培养循环控制与条件判断的结合能力:通过循环结构的学习与实践,学生能够将循环与条件判断结合使用,解决复杂的重复性任务,提升编程效率与逻辑性。
掌握循环结构的优化与调试方法:通过实例与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循环结构的性能优化技巧,并学会调试循环中的常见问题,提升代码的健壮性。
为后续复杂程序设计与算法实现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循环结构的核心语法与应用方法,为后续学习嵌套循环、递归算法及复杂程序设计提供支持。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安排2个课时。
教学重点:
重点:
1.理解循环的概念,能用循环结构解决算法问题。
2.熟练掌握实现遍历循环操作的for循环语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while语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4.掌握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使用方法。
5.学会使用循环嵌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本章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合理设计循环条件与退出机制,避免无限循环或逻辑错误,并掌握循环结构的优化与调试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课次
0.5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2
学分
共2分
授课对象
普通高等院校学生
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程引入
在程序设计中,循环结构是实现重复性任务的核心工具,它使程序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或重复操作,极大地提升了代码的简洁性与执行效率。无论是遍历列表、处理字符串,还是实现复杂的算法逻辑,循环结构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本章将带领大家深入学习Python中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包括`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else`语句增强循环功能。通过丰富的实例与实验,你将掌握如何利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循环控制与条件判断的结合应用,并学会优化与调试循环代码。让我们一起探索循环结构的强大功能,用代码实现高效、智能的重复性任务处理!
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实验6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循环的概念,能用循环结构解决算法问题。
2.熟练掌握实现遍历循环操作的?for?循环语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while?语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4.掌握?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使用方法。
5.学会使用循环嵌套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要点
1.遍历循环:for?循环语句
Python?的?for?循环语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遍历序列
for循环变量in遍历序列:
循环体
执行过程:依次将遍历序列的每一个值传递给循环变量,每传递一个值就执行一次循环体语句块,直至传递完遍历序列的最后一个值,退出?for?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可以遍历任何类型的序列,如字符串(str)、列表(list)、元组(tuple)等。
forxinABCD:
print(Hello!,x)
在以上代码中,循环的次数等于字符串“ABCD”的字符个数。遍历时,for?循环语句把字符的值依次赋给?x,执行循环体语句并输出,输出结果如下。
Hello!A
Hello!B
Hello!C
Hello!D
(2)有限次循环
for循环变量inrange(i,j[,k]):
循环体
其中,i?是初始值(默认为0),j?1?是终止值,k?是步长(默认为1)。
s=0
foriinrange(1,100,2):
s=s+i
print(s=1+3+5+7+…+99=,s)
以上代码的输出结果为:s=1+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