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教案 实验4 字符串.docx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教程》课程教案
课题:字符串
教学目的:
理解字符串的基本概念与特性:通过讲解字符串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其不可变性,帮助学生理解字符串在Python中的存储与处理方式,为后续字符串操作奠定基础。
掌握字符串的常用操作方法:包括字符串的拼接、切片、索引、遍历等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够灵活处理字符串数据,满足实际编程需求。
熟悉字符串格式化与模板的使用:通过格式化字符串(如`format()`方法、f-string)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字符串格式化的技巧,提升代码的可读性与输出效果。
理解字符串编码与解码的原理:介绍字符编码(如UTF-8、ASCII)的概念及其在字符串处理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多语言文本与编码转换问题。
掌握字符串的常用内置函数与方法:如`len()`、`split()`、`join()`、`replace()`等,帮助学生高效处理字符串数据,提升编程效率。
培养字符串处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实际案例与实验,学生能够将字符串操作应用于文本处理、数据清洗等场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文本处理与数据分析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字符串处理的核心技能,为后续学习文本分析、正则表达式及数据处理提供支持。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安排2个课时。
教学重点:
重点:
1.理解序列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的通用序列操作。
3.理解字符串的概念。
4.掌握字符串的常见操作方法。
5.了解正则表达式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本章教学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字符串的不可变性,并掌握字符串操作(如切片、格式化、编码转换等)的高效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
字符串
课次
0.5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2
学分
共2分
授课对象
普通高等院校学生
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程引入
在编程的世界中,字符串是处理文本数据的基础工具,无论是简单的文本操作还是复杂的数据分析,都离不开对字符串的熟练运用。本章将带领大家深入探索Python中字符串的强大功能,从序列的基本操作到字符串的常用方法,再到正则表达式的高级应用,逐步掌握文本处理的技巧。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格式化、查找、替换和分割字符串,同时了解正则表达式在文本匹配与提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灵活运用字符串操作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处理复杂文本数据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开启字符串处理的探索之旅,解锁文本处理的无限可能!
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实验4字符串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序列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的通用序列操作。
3.理解字符串的概念。
4.掌握字符串的常见操作方法。
5.了解正则表达式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知识要点
1.序列
Python?的序列包括字符串(str)、列表(list)、元组(tuple)、?range?对象。其中字符串、元组、?range?对象是不可变序列类型,列表是可变序列类型。
序列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访问,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为?0,第二个元素的索引为?1,以此类推;也可以反向访问,反向访问的索引是负数,如表?4-1?所示。
表?4-1正向索引和反向索引
季节
春
夏
秋
冬
正向索引
0
1
2
3
反向索引
?4
?3
?2
?1
序列操作符及其应用如表?4-2?所示(假设s=“Hello”、t=“Python”)。
表?4-2序列操作符及其应用
操作符
描述
示例
结果
xins
如果?x?是?s?的元素,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eins
True
xnotins
如果?x?不是?s?的元素,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Henotins
False
s+t
连接?s?和?t
s+t
HelloPython
s*n?或?n*s
将序列?s?重复?n?次,生成一个新序列
s*2?或?2*s
HelloHello
(续表)
操作符
描述
示例
结果
s[i]
引用序列?s?中索引为?i?的元素
s[1]
e
s[i:j]或?s[i:j:k]
引用序列?s?中索引为?i?到?j-1?的子序列(切片),步长为?1?或?k
s[0:2]
H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