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docx
18《小英雄雨来》节选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炕、胳膊、尸”等词语。
3.借助文字想象画面,理清文章脉络,充分感受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炕、胳膊、尸”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理清文章脉络,充分感受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吗?你心目中的英雄又是谁呢?(预设:英雄是非常勇敢的人,对社会和国家出做贡献······),同学们对英雄啊,都有自己独特的简介。那在抗战时期,如何又被定义为英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小英雄雨来》,看看,为何说他是英雄。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雨来”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雨来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晋察冀、绸缎、敌人、炕沿”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慌”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雨来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与鬼子作斗争,河沿上的枪声,雨来没有死六方面的内容。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是怎么描写雨来的?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游泳本领高。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望着妈妈笑。
*这是怎么样的还乡河?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出示图片,说一说芦花村是什么样子的。
*雨来游泳本领高,从哪里看出来的?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预设:雨来仰泳的本领最高······为下文写雨来从鬼子手中逃脱埋下伏笔)
*你眼中的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指导朗读,读出雨来的游泳本领高,雨来调皮。
预设二:上夜校读书。秋天······祖国。
*这夜校是什么样子的?和你们的学习环境有什么不同?
*雨来对待课本的态度又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学习的学生和老师又是什么样子?对你有何启发?
*“我们是中国人”在这里反复出现,原因是什么?(预设:反复出现更注重强调,表现了孩子和老师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指导朗读,“中国”重读,读慢些。
预设三:掩护李大叔。有一天······回到屋里。
*边读边想象画面,雨来遇到鬼子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雨来被鬼子抓住了,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雨来,你又会怎么办?
*鬼子抓住雨来的词语“追、拉、摔、拧、捆绑”你觉得这鬼子又是什么样的人?
5.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知道了雨来游泳本领高,为了学习,去夜校读书,雨来也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对待课本也是非常爱惜。后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那雨来后来怎么样了呢,有没有生命危险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芦花村的相关资料,课后交流。
六.板书
小英雄雨来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