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小英雄雨来(节选)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docx
19小英雄雨来(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19小英雄雨来(节选)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英雄事迹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理解文章主旨。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雨来的英雄行为,使学生理解文章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二:品味语言表达。指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重点三: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雨来的性格特点,如机智、勇敢、爱国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教学难点
-难点一: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由于文章篇幅有限,雨来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描写较为简略,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推测人物内心世界。
-难点二:理解历史背景。四年级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有限,教师需适当补充相关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
-难点三:情感共鸣。由于学生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英雄事迹的情感共鸣可能不够强烈,教师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情感共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小英雄雨来》相关的图片、历史背景介绍视频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资料。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小黑板或白板,以便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雨来的照片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小英雄雨来吗?请简要说说他的故事。”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感受雨来的英雄品质。”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个别指导。
2.精讲文章主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强调雨来的英雄行为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举例:文章中雨来勇敢地保护革命者,机智地对抗敌人,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3.品味语言表达
-教师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举例:文章中“雨来像一只小狮子”运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雨来的勇敢和坚毅。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分别扮演雨来、敌人、村民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2.小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雨来为什么要保护革命者?
2.雨来在面对敌人时,有哪些勇敢的行为?
3.雨来为什么会被村民称为“小英雄”?
3.成果展示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雨来为什么要保护革命者?
-举例:雨来知道保护革命者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乡,这是他心中的信念。
2.雨来在面对敌人时,有哪些勇敢的行为?
-举例:雨来用石头击退敌人,保护了村民和革命者。
3.雨来为什么会被村民称为“小英雄”?
-举例:雨来在抗日战争中勇敢地保护了家乡和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雨来的英雄品质和文章的主题。
2.强调雨来的勇敢、机智、爱国等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布置作业:阅读《小英雄雨来》全文,写一篇读后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小英雄雨来》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如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介绍其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英勇的抗日英雄,如杨靖宇、赵一曼等。
-雨来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1930年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如农民的生活、儿童的教育等。
-雨来所在的地区文化:介绍晋察冀边区的文化特色,如民间故事、传统艺术等。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推荐学生阅读《抗日战争纪实》、《中国抗日战争史》等书籍,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观看历史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抗日战争》等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感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