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

发布:2025-04-17约4.2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王冠中谭平王骏飞

摘要:当前,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为基础,以当前产业所需为导向,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以此达到人才培养与产业所需的高度契合,保障“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5-224-03

一、“新工科”背景下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新工科”背景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1.校企结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校企结合来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深入实践的学习环境,能够跟着教师学理论,跟着师傅学技术,还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个人优势来针对性的个性培养。现代学徒制中的教师除了在学校任职的专业教师以外,还有着企业与工厂中的高级技术人员,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提升。而作为现代学徒制中的学生,还需要接受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技术教学。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中,学校、企业与学生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与职责。当然,学校在选择企业合作对象时,也应该充分掌握企业的实际用人情况以及发展规模,并邀请企业来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这种双向选择来促进校企结合的发展。此外,“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

3.政校企与科研院所共建科研技术场地。科研技术场地能够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新技术需求,可以通过政府牵头,龙头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建设,由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科研技术场地,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技术成果,高校学生获得在企业深入学习的机会,以此来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也能够通过这种科研技术场地提升教师的科研与技术水平,更好地培养优质工科人才[3]。

三、“新工科”背景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工科高校对自身发展方向较为模糊。在当前我国部分工科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高校往往并没有重点发挥自身的工科特点,突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通常来讲,工科高校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专业特点,将多个学科进行结合以此来建设“新工科”的发展。地方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工科人才,往往都会选择在当地或者是附近城市参加工作,因此地方高校与当地的工业产业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但这也是出现问题的主要背景,一些高校因为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较为模糊,使得在培养新工科人才时往往不了解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什么。培养人才的方式往往也是延续传统工科人才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配不能契合当地市场的需求,不论是在知识基础还是在技术能力上都打不到行业的人才标准,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就业情况造成了困难,对于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效率也具有消极的影响[4]。

2.相关课程建设亟待完善。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既需要专业的理论基础教学,也需要相应的技术能力实践,只有将这两者充分融合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型本科是指办学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与学术型本科有区别的一种本科类型。但是有些高校,没能做到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的实质,没有明确应用型本科的具体要求,而是盲目地去设置相应的专业,将传统的工科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来形成相应的新工科课程。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也无法保障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校企合作也存在诸多的困难,更不能满足“新工科”的建设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3.相关课程的内容与行业的需求契合度较差。在应用型本科的建设发展意见提出后,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并没有科学划分不同课程之间的比重,例如理论课程比重远高于实践课程的情况。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明显与当前我国工业领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契合度不足。此外,由于高校对应用型本科的理解不够深入,使得课程内容也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工业领域的技术是一直发展的,这种固定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并不能掌握前沿技术,自身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切实提升。

四、“新工科”背景下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策略

1.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策略。随着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的加快,导致遇到的问题难度不断上升,这就需要多种学科知识融合才能解决问题。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多学科融合并不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需要在了解相应学科之后,将这些学科的实际理论内容进行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新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满足我国未来的工业发展。因此高校应该基于这个情况,制定多学科融合人才的培养策略,与工业领域中的优质企业进行合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