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外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及对策研究.pdf

发布:2025-03-03约1.16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第4期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215期)

No.4,2024JournalofJiuji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GeneralNo.215)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外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及对策研究∗

户晗

(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文科”的边界,形成了文理融

合、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局面,推动了“新文科”这一概念的形成。“新文科”的建设不仅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

用,也关系到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成败。文章围绕地方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

养问题,提出了立足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聚焦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外语

+”课程体系等有效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新文科;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外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80(2024)04-0075-(05)

DOI:10.19717/ki.jjus.2024.04.013

新文科这一概念是相对于“老文科”而言的,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

“老文科”按照传统来说一般指的是人文和社会科需要培养大量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并为我国各区

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涵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办学目标定位、特色化

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情发展、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

感等方面。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面亟需转型升级。

录(2012年)》的设置,哲学、经济学、法学、外语专业属于文科中的“老牌”专业。2024

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

[1][2]

门类基本上都可归入到“老文科”范畴。2017专业目录(2024年)》,2022年9月13日国务

年,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College)对传统文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

[3]

科进行重组,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文科中,重点专业目录(2022年)》,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

支持跨学科、文理交叉课程的建设,培养复合型在本科还是研究生培养阶段,外语专业都属于文

高质量人才,从而形成“新文科”(New学学科门类。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外语专

Humanities)这一概念。2019年4月29日,教育业,其中就包括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但地方本科

部在天津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高校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定位不清、

提出了全面推进“新四科”建设,即新工科、新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

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该计划的正式启动实施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更有甚者,照搬照抄双一流

将加快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步伐,也意味着大院校、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目标

学文科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地方定位不符合实际,人才培养的成效不明显,与社

∗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