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08T 227-2024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13约3.6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CCSB22

3208

淮安市地方标准

DB3208/T227—2024

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high-yieldandhigh-efficiencycultivationofwheatfollowingrice

2024-12-16发布2024-12-31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8/T227—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冬冬、张军、王汝莲、李少博、贾蔚、阚家强、刘忠红、方书亮、李必忠、顾大路。

DB3208/T227—2024

1

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的产地环境、主要高产指标、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精量播种、配套沟系、肥水管理、主动抗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和档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淮安市淮北地区稻茬适期播种亩产水平在650kg以上的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NY/T

NY/TNY/T

500

851

1276

1608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851的规定。

5主要高产指标

群体动态指标

每667m2基本苗12万~18万,越冬茎蘖数45万~65万,最高茎蘖数90万~110万。

产量结构指标

大穗型品种:每667m2穗数≥38万、每穗≥38粒、千粒重≥45g;

多穗型品种:每667m2穗数≥42万、每穗≥36粒、千粒重≥43g。

6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审定的高产、优质、多抗半冬性小麦品种,如淮麦33、淮麦46、淮麦44等淮麦系列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技术要求。

2

DB3208/T227—2024

7播前准备

7.1田块选择

选择排灌设施齐全、田块连片平整、农机作业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好的较高肥力田块。

7.2秸秆还田

宜选择配有秸秆切碎与匀铺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符合NY/T500的要求,留茬高度≤10cm,切碎长度≤10cm,切碎合格率≥90%,抛撒均匀率≥90%。

7.3精细整地

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时,采用深翻或深旋方式整地;墒情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时,可深翻后晾晒。耕深≥20cm,确保秸秆深埋,施足基肥后,耙平压实待播。

7.4种子处理

播种前,每10kg麦种用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mL~40mL均匀拌种,随拌随播。

8精量播种

8.1适时播种

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

8.2适墒播种

在水稻收获前7d~10d及时断水,确保小麦播种时墒情适宜;若土壤墒情不足播种后及时洇水,以提高播种质量。

8.3适量播种

每667m2基本苗12万~18万为宜,适宜播量为8kg~15kg。

8.4播种方式与播种深度

采用机械条播方式,适宜行距为25cm,播种深度2cm~3cm。

8.5播后镇压

播后根据墒情及时镇压,保证镇压强度和质量。

9配套沟系

机械镇压后及时开沟,每4m~5m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cm,沟深20cm~30cm;距田两端横埂2m~5m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m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cm,沟深30cm~40cm;田头出水沟宽25cm,深40cm~50cm,确保内外三沟相通。

10肥水管理

DB3208/T227—2024

3

10.1肥料施用

10.1.1基肥

播前施足基肥,每667m2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