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小麦播种施肥技术规程.docx
1
稻茬小麦播种施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稻茬小麦高效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方法、肥料品种、用量和施用方法等。
2规范性文件引用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10395.9农林机械安全第9部分:播种机械
NY/T496肥料合理施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茬小麦ricestubblewheat
指在稻田收获水稻后种植的小麦。
3.2
秸秆还田strawreturning
指通过机械粉碎、翻压、覆盖、留茬、旋耕和沟腐等方式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返还到土壤中。
3.3
发芽率germinationrate
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3.4
发芽势germinationpotential
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4茬口田间管理
2
4.1水稻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农业管理发布的主推品种建议,选择熟期相对较短和产量品质较高的水稻品种,在当年11月底前成熟并完成收获,以确保有足够的小麦播种作业时间。
4.2水稻生育后期水分管理
结合水稻后期长势、稻田耕层墒情及成熟阶段天气状况确定停止田面水分灌水的时间。其中水稻抽穗晚和灌浆时间长、田块地势高地下水位低且易排水以及灌浆成熟阶段遇高温干旱天气的,适当推迟田面排水时间;抽穗早、田块低洼、地下水位高、低温阴雨天可提早到扬花期结束时停止灌水。
若水稻收获后,田间仍有明显积水,需及时开沟排水。
4.3水稻收割
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进行收割脱粒与秸秆粉碎,收获时进入收割机脱粒仓的秸秆量为其总量的2/3,剩余1/3的秸秆处于立茬状态。
4.4秸秆还田与整地
选用旋耕机或多功能耕作机进行机械整地作业,表层土壤粉碎,根茬、秸秆粉碎后混于表土层中,旋深10-15cm,耙实后播种或秸秆粉碎、捡拾后抛撒,覆盖还田;或采用秸秆打捆机将粉碎的秸秆进行捡拾、打捆后移出田块后,秸秆留茬还田。
5小麦播种管理
5.1小麦选种及种子处理
按照当地农业管理部门发布的主推品种建议,兼顾与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要求,选用小麦品种,需符合GB4404.1技术要求。
播种前麦种进行晾晒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病害发生较严重的种植区采取药剂拌种(每10公斤种子,用6%戊唑醇包衣剂5毫升,兑0.3公斤水用拌种机拌种包衣处理)。拌种后闷种6-8小时后晾干播种,也可采用种子包衣机提前7d进行包衣后播种。
5.2播种时间及播种量
10月底至11月中旬为小麦适播期,每667m2播种量为12.5-15公斤。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小麦迟播期,每迟播2d则每667m2增加播种量0.5公斤。
5.3播种方式
土壤墒情适宜时,可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行距为22-30cm,幅宽7.5-8.5cm,播种深度3-5cm。
如地块不宜机播时,改用撒播,可采用喷雾播种机(发动机:风冷四冲程;功率:2.2kW;转速:7800r/min)或多功能电动施肥器(前跨式,工作电流≤12A,工作电压8.1V-15.6V)。
6施肥管理
3
6.1施肥量
适播期小麦总施肥量为:施氮量9-10公斤/667m2,磷肥(P2O5)5-6kg/667m2、钾肥(K2O)2-3kg/667m2。
迟播期小麦总施肥量为:施氮量8-9公斤/667m2,磷肥(P2O5)5-6kg/667m2、钾肥(K2O)2-3kg/667m2。
对于土壤肥力偏低,即不施肥条件下产量低于150kg/666m2,施氮量每667m2可适当增加1-1.5kg;前茬水稻秸秆离田处理2年以上,施钾量每667m2可适当增加1-2kg。另外,如遭遇强降温、降雨等极端天气,施氮量每667m2可适当增加2-3kg,施磷和施钾量每667m2可适当增加1-2kg。
6.2施肥时间
6.2.1基肥
适播期小麦,基肥施氮肥5-6kg/667m2、磷肥(P2O5)5-6kg/667m2、钾肥(K2O)2-3kg/667m2(可选用配方肥(18-18-8)28-33kg/667m2);
晚播期小麦,基肥施氮肥4-5kg/667m2、磷肥(P2O5)5-6kg/667m2、钾肥(K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