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实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ocx
研究报告
1-
1-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实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概述
1.1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1)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语言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语言学习与实际任务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和技能提升。这种模式认为,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法规则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基本理念包括任务的真实性、语境的创设、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任务的互动性。
(2)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语言能力。同时,任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参与、积极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反思等方式主动学习。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1.2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1)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在语言教学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反思。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学家DavidNunan,他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强调通过设计真实、有意义的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任务型教学模式正式进入语言教学研究的视野。
(2)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交际法的兴起,任务型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关注如何将任务与语言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以及如何通过任务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英国教育学家MichaelLong和RichardCarter等人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3)90年代以来,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开始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教学阶段和不同学科领域的适用性。同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进一步丰富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
1.3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该模式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完成与职业相关的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特定领域的使用,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和兴趣。
(2)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还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这也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反思和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高职实用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
2.1实用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强调教学内容应紧密贴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和社会实际。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要以学生的未来工作场景为出发点,确保学生所学语言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例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可能包括邮件撰写、会议记录、合同翻译等,这些都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场景。
(2)实用性原则要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可操作性。这意味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语言技能。例如,通过模拟商务谈判、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教学评价也应注重实际效果。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例如,可以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项目作品、实际操作演示等来评估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2实践性原则
(1)实践性原则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提升语言技能。这一原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