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在如今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之中,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乃至世界对人才的需求更多,对人才个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基于目前的情形之下,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也是我国奋力发展的世纪,在这个纪元中我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教育教学,都有明显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和其他国家交流合作变得更多了,也就要求我国教育事业能够输送更多有建设性的全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孕育基地之一,肩负着人才运输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教育重心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跃迁改变。就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言,不仅要求学生能说会写,更要求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灵活多变地应用英语,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势必会面临新的“开放改革”,势必要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应用英语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1.1 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和我国其他高等院校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少,所以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较低,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高职院校一直坚持扩招,造成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第二是高职院校招生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要求相对较低。而且,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主要招生源来自普通高校、职教高中或者中专学校,与我国高等院校相比,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是较为薄弱的,学习动机也不高,甚至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始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得过且过。但是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影响最为巨大的是学生形成了意识,不爱英语,始终不能理解学习英语的价值和意义,更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受益对象是自己,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所以导致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的教学实效性始终不高。1.2 教学模式滞后虽然我国高职院校一直强调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但是真正将这种理念落到实处的高职院校少之又少,模式还是沿用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旧有很强的应试色彩,“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更是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再加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尤为注重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导致教学向着评级方向发展。其实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一开始对英语学习是有一定兴趣的,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难免觉得英语学习无聊、无趣,对英语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毫无自主意识。1.3 师资力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今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渠道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英语语言学科居多),虽然说应届毕业生的英语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但是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对企业的了解更是不多,导致不能根据企业要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无法实现教育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关联;第二是学校普聘的社会精英,虽然他们的社会实践丰富,但是他们的英语能力存在明显的短板,就算知晓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受限于自身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也难以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总体而言,有英语功底的教师实践经验薄弱,有实践经验的英语功底较差,导致教师质量高低不一。2 基于学习动机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2.1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英语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致力于学生未来发展、致力于人才塑造,所以针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是需要创新的,是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以此推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目前深化教学改革的路径主要四条:第一,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创新内容,根据企业发展所需选定对应的英语教学内容,尤其是要把握好国家和企业未来发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针对性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英语更具有目的,以此诱发学生的动机;第二,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多元包容的思想借鉴吸纳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省去相关的理论分析研究,同样可以在他人实践成果之上分析教学方法,选定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拟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思想,选择更有先见的教学模式;第三,以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为根据,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企业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第四,人才评价体系适时更新,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成效评价方式进行创新更新,以学生英语成绩为基本诉求的情况下,重视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此全面推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2.2 教师改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构建新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需要高职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