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下册 我在长大教学实录1 科教版.docx
二年级品德下册我在长大教学实录1科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二年级品德下册《我在长大》教学实录1,该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成长的阶段,学会感恩与珍惜。内容紧扣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认识成长变化。
2.提升学生感恩意识,学会珍惜亲情。
3.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有限。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成长变化有一定的感知,但对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理解较浅。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表达能力,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逐渐形成初步的社会责任感,但感恩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出以下特点:课堂参与积极性高,但个别学生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于与自身成长相关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对于较为抽象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内容,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注重直观性、互动性和实践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感恩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
2.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育平台
3.信息化资源:成长变化相关图片、视频、音频资料
4.教学手段: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践操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儿童成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成长带来的变化。
3.教师总结:“成长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在成长中学会感恩与珍惜。”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教师讲述《我在长大》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
2.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成长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成长中的快乐、困惑和感激。
3.教师总结:“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与他人的相遇。”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的成长日记”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成长故事,体会成长的快乐和收获。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长日记,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人的故事中学习感恩和珍惜。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长祝福”活动,让学生为彼此写下成长祝福,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举例回答:“你认为成长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觉得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回答:“我认为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感恩父母和老师的关爱。”
2.举例回答:“你遇到过哪些成长中的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学生回答:“我曾经在学习上遇到过困难,但是通过努力,我最终克服了它。”
-学生回答:“我在成长中遇到过与同学相处的问题,通过沟通和包容,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3.举例回答:“你如何理解‘感恩’和‘珍惜’?”
-学生回答:“感恩就是感谢别人的帮助和支持,珍惜就是懂得珍惜与他人的相遇。”
-学生回答:“我认为感恩和珍惜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品质。”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会感恩和珍惜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师总结:“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学会感恩,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教学时间: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成长的烦恼》:介绍不同年龄段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感恩的心》:收集了多位名人的感恩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珍惜现在》: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教育学生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整理成成长日志,记录自己的成长变化。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了解不同领域的成长故事和成就。
-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感恩和珍惜的品质。
3.知识点拓展:
-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介绍儿童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感恩教育:探讨感恩的意义和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他人。
-珍惜时光: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把握青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实用性活动建议:
-开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