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卷及答案.docx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模拟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发(jī)迤逦(yǐ)仓廒(áo)契诃(kē)夫
B.彤云(tóng)庇佑(bì)央浼(měi)战战兢兢(jīng)
C.讥诮(qiào)憎恶(zèng)滑稽(jī)安然无恙(yàng)
D.辖制(xiá)祈祷(qí)怂恿(sǒng)一蹴(jiù)而就
答案:B
解析:A项“契诃(kē)夫”应为“契诃(hē)夫”;C项“憎恶(zèng)”应为“憎恶(zēng)”;D项“一蹴(jiù)而就”应为“一蹴(cù)而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经过语文老师的精心讲解和有效训练,我们很快掌握了记叙文审题的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答案:C
解析:A项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再”表意重复,应删去“不”;B项搭配不当,“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D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4.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A.夸张排比夸张比喻
B.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
C.夸张拟人夸张排比、比喻
D.比喻排比比喻排比、比喻
答案:C
解析:①“三千尺”是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夸张也有比喻;②“盼望着,盼望着”是反复,“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拟人化;③“把一头大象给吃了”是夸张;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既有排比又有比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C.“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答案:B
解析:A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C项“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B.懊悔锋芒必露一拍即合
C.撺掇杂乱无张参差不齐
D.屏嶂鞠躬尽瘁鞠躬尽瘁
答案:A
解析: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C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
7.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B.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属于干支纪年法。
D.古代的座次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答案:ABD
解析:C项“庆历”是帝王年号纪年法,不是干支纪年法。
8.下列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既有现实的影子,也含有诗人的理想成分,是诗人心中美好理想的象征。
C.《雨巷》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D.诗歌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