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单元教学计划3.pdf
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单元的开始呈现了一些小朋友拿着各
式各样的气球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引人,酒过学生动手分分气
球来教学按单标准分类计数的知识,通过分组做游戏的活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
类计数的知识。此外,本单元还渗透了统计的思想。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要他们一下子按物体的用途或性质分类
较难,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是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
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在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学具时应注意这个问题,这样就可
以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
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许多标准。对于学生选择
不同的标准所做的解释,教师应给子充分的肯定。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引导学生
找事物之间的不同,不能任意夸大,否则每个事物都好像是不同的,这样教师将
很难驾取课堂,也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能按照某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已分类的物体进行简
单的统计和数据分析。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
样性。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
惯,提高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应加强操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
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法。例如:有的老师除了让学生分学具,还设计了
让学生分农作物和设计柜台等多种形式的分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做的机
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步体验分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
学习的意识。在选择教具和学具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特点选择教具
和学具,使学生在课堂上分得熟练,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又能体会到
数学的工具性,从而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同时,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例如:在教学
了分类内容之后,有的老师让学生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或者回家整理下自己的
生活用品、文具盒、衣柜和玩具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分类的意义。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