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被一位数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docx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材,主要围绕“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展开。具体内容包括: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试商、试除、验算等步骤,能够熟练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抽象出除法概念,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学会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准确、迅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试商、试除、验算等步骤。
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试商策略,以及解决试商过程中出现的余数处理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直观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试商的原理,建立试商的直观模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探索试商的方法。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
4.在计算过程中,强调余数的处理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余数,避免错误。通过这些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计算方法。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计算器
-课程平台:班级教学管理系统、在线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数学计算动画、除法教学视频、相关数学游戏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除法算盘、计数器)、图片、图表、板书
五、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例如超市收银台,提示学生注意收银员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结账。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收银员是如何知道应该找多少钱给顾客的?”
3.**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引发对计算方法的兴趣。
4.**明确目标**: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用计算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直观演示**:使用电子白板展示计算器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如何输入数字和进行除法运算。
2.**讲解步骤**:
-讲解试商的方法:先试除十位,如果不够除,再试除个位。
-介绍试除的步骤:从高位开始,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小于除数,则继续看下一位,直到找到一个能够被除数整除的数。
-强调余数的处理:如果被除数的位数少于除数,则需要补零。
3.**互动问答**:
-提问:“如果试商过程中出现了余数,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处理余数的重要性。
4.**示例分析**: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逐步讲解如何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每组讨论解题思路,并尝试解决问题。
3.**展示答案**: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随机提问**: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2.**问题设计**:
-“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试商?”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余数小于除数,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商?”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拓展能力(5分钟)**
1.**问题解决**: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一个班级有36个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
2.**学生尝试**:让学生尝试使用今天学到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3.**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思维。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数学的故事》选篇:介绍除法在历史中的应用,如古埃及和古印度的除法计算方法。
-《数学思维训练》中的“除法的奥秘”:包含一些有趣的除法题目,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趣味数学》中的“除法的游戏”:提供一些简单的除法游戏,如“猜数字”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除法。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探究除法的起源**: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源了解除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