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三角形的面积(2)》说课课件(共2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发布:2025-04-13约1.9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面积(2)》

说课

目录说教材分析01说学情分析02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03说教法、学法04说教学过程05说板书设计06

说教材本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第4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第3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教材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红领巾面积计算、三角形花坛设计等),引导学生从“公式记忆”走向“实际应用”,并渗透“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几何规律,为后续学习梯形面积和组合图形面积奠定基础。教材编排层次清晰:从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入手,逐步过渡到变式练习(如已知面积求底或高),最后通过实际问题强化应用能力。本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转化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核心思想。

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具备一定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但灵活应用公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仍待提升。213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底”与“对应高”的关系,或在逆向问题中出现计算错误。此外,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较强,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从“动手操作”向“抽象思考”进阶。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0102能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已知面积求底或高的逆向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发现“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并解释其原理。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及逆向问题的解决。重点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几何本质,并能举一反三。难点

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要点;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学法:学生主要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和归纳总结法。学生自主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整理;最后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卡片(含等底等高类型)、直尺。?学具:学习单、剪刀、方格纸。

激趣导入探究新知练习巩固研讨归纳教学过程05

做小红旗。小红旗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5厘米和32厘米。情境导入

2做小红旗(1)做200面这样的小红旗,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红纸?小红旗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5厘米和32厘米。探究新知

(1)做200面这样的小红旗,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红纸?1面小红旗需要红纸的面积:32×45÷2=720(cm2)200面小红旗需要红纸的面积:720×200=144000(cm2)答:至少需要144000cm2的红纸。

(2)用一张长90cm,宽64cm的长方形红纸,可以做多少面这样的小红旗?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长方形的面积:90×64=5760(cm2)可以做小红旗:5760÷720=8(面)答:可以做8面这样的小红旗。说一说,这8个三角形是怎样剪的。

答:可以做8面这样的小红旗。还可以这样算一横排可以剪小红旗的面数:90÷45=2(面)2×2=4(面)这张长方形纸可以剪小红旗的面数:64÷32=2(排)2×4=8(面)

在你的七巧板中找出一个三角形,计算它的面积。

1.量出你的红领巾的底和高,算出它的面积。如果要做50条这样的红领巾,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绸布?课堂练习(教材第84页“练习二十”第4题)

下面的小动物说得对不对?为什么?①②③图①和图②的面积加起来大于图③的面积。图①和图③的面积加起来和图②的面积相等。√√因为图②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图②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课堂小结学生以“今天我学会了……”为开头,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课知识点,教师补充强调“公式应用需注意对应关系”。

作业设计1.必做题:教材P82第3、5题。2.选做题: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设计利用了“等底等高”原理。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2)核心公式:S=?×底×高关键规律:等底等高→面积相等应用示例:红领巾面积→单位换算逆向问题→方程法/变形法

教学反思可能出现的问题:部分学生在逆向问题中忽略“?”的存在,或在单位换算时出错。需在课后通过错题集进行针对性辅导。

教学理念本课以新课标“三会”为指引,通过“做中学”深化公式理解,借助小组合作发展推理能力,让数学思维在真实问题中自然生长。

谢谢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