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5课时 有关6、5、4、3、2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2024).docx
第一单元第5课时有关6、5、4、3、2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202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超级有趣的游戏——加减法大冒险!??我们将一起探索数字6、5、4、3、2的加减奥秘,用数学魔法点亮我们的思维火花!??通过这个课时,我希望你们能轻松掌握加减法,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加油,成为数学小达人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孩子们数学运算能力,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操作,增强孩子们的数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10以内的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他们对数字6、5、4、3、2有一定的熟悉度,但尚未深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游戏和互动活动特别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来维持兴趣。在能力方面,他们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需要通过操作和体验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学习风格上,多数学生偏好通过视觉和动手操作来学习,对于小组合作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接受度较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理解加减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具体的物品或情境对应起来;二是理解加减法的顺序和规则;三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逻辑推理能力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演示、操作练习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引导。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准备本节课的练习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数字卡片、水果图片等,以及简单的加减法动画视频,以增强直观感受。
3.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石子、积木等,用于学生进行实际的加减法操作。
4.教室布置:设置多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操作台,以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互动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我会通过班级微信群发送PPT和视频链接,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加减法概念,并要求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加减情境。
设计预习问题:我会设计一些问题,比如“你能找到家里哪些物品是6个的?”和“如果你有3个苹果,再给你2个,你一共有几个苹果?”来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我会通过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和提问来监控他们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们会阅读PPT和观看视频,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们会尝试自己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们会将他们的思考和问题通过微信提交给我。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我会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如讲述小兔子收集胡萝卜的故事。
讲解知识点:我会通过实物操作和图表来讲解6、5、4、3、2的加减法。
组织课堂活动: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际的加减法操作游戏,比如用石子或积木来代表数字进行加减。
解答疑问:我会及时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们会认真听讲,并尝试理解加减法的逻辑。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们会积极参与小组游戏,通过操作来学习加减法。
提问与讨论:学生们会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练习加减法。
提供拓展资源:我会推荐一些数学游戏网站或应用,让学生在家里也能继续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我会检查学生的作业,并给予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们会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们会利用老师推荐的资源进行额外的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们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尝试改进学习方法。
知识点梳理
一、加减法概念
1.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二、数数与数的组成
1.数数的顺序:从1数到10,认识数字1到10。
2.数的组成:每个数字由个位和十位组成,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
三、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加法:
-0加任何数等于任何数:0+数=数
-一个数加0等于任何数:数+0=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