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4-09约4.7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我的家在这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内容为“5我的家在这里”第二课时,属于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本节课以“家庭”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家庭、热爱家庭的情感,提高对家庭成员的理解和关爱能力。通过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形成家庭责任意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合作,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了解家庭法律知识,学会在家庭中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家庭结构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家庭形式的合理性;

②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能够在家庭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③掌握基本的家庭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和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学会处理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②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培养家庭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认识到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物教具(家庭模型、图片卡片)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家庭关系相关视频资料、家庭沟通技巧的音频材料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家庭调查报告、互动游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用亲切的语气与学生打招呼:“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主题——《我的家在这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家,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家的基本情况。

二、新课讲授

1.老师板书课题:“我的家在这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老师讲解家庭结构的多样性,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如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

3.学生分组讨论,了解不同家庭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

4.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家庭结构会有这么多种类?

5.学生分享讨论结果,老师总结:家庭结构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不同家庭结构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

6.老师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7.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8.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9.学生分享讨论结果,老师总结:沟通是解决家庭矛盾的关键,我们要学会倾听、表达和理解。

10.老师讲解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家庭是我们的港湾、成长的摇篮等。

11.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1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家庭做些什么?

13.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总结:我们要珍惜家庭,关心家人,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生活中的场景,如家长会、家庭聚餐等。

2.家庭调查报告:学生分组调查自己家庭的背景、家庭成员、家庭文化等,并制作成报告。

3.家庭沟通技巧比赛: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掌握的家庭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解决矛盾等。

四、总结与作业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的重要性。

2.老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内容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3.老师提醒学生,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家庭调查报告的展示,希望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五、课后延伸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了解家人的需求和期望。

2.老师提醒学生,家庭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珍惜家庭,关爱家人。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家庭结构的多样性,如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

-学生能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学生掌握了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港湾。

2.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家庭调查报告,提高了观察和分析家庭关系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提升了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家庭沟通技巧,增强了在家庭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

-学生对家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情感投入,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

-学生学会了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能够关心和帮助家人。

-学生在处理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