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哎呀,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我在这里长大》这个单元啦!这个单元可是很有趣的哦,它带我们走进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家乡的美丽风光。我们要一起学习如何热爱家乡,珍惜我们的家园,是不是很期待呢???????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文化自信,认识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学会用文字和语言描述家乡的美。
4.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同学共同参与家乡文化探索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特色。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克服对家乡历史文化的陌生感,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②引导学生学会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家乡的了解,鼓励表达个人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3.活动法: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增强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运用PPT、视频等展示家乡的风景和文化,直观感受家乡的魅力。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家乡的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实物教具:展示家乡的特产、工艺品等,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情景导入
1.老师播放一段家乡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家乡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故事,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话题引入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家乡的了解有多少?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家乡的认识。”
2.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
第一环节:家乡的历史
(一)教学内容
1.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感受家乡的厚重底蕴。
2.通过学习家乡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步骤
1.老师讲解家乡的历史,结合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家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活动
1.学生展示家乡历史故事,分享自己对家乡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2.老师点评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乡的历史文化。
第二环节:家乡的文化
(一)教学内容
1.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步骤
1.老师介绍家乡的传统文化,如民俗、节日、民间艺术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2.学生分组研究家乡的传统文化,搜集相关资料,分享学习成果。
(三)课堂活动
1.学生展示家乡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节日习俗等,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2.老师点评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环节:家乡的风景
(一)教学内容
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步骤
1.老师展示家乡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的美景。
2.学生分组讨论,描述家乡的风景,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三)课堂活动
1.学生展示家乡的风景照片,分享自己对家乡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2.老师点评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保护。
第四环节:家乡的未来
(一)教学内容
1.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步骤
1.老师介绍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前景。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家乡发展的建议和想法。
(三)课堂活动
1.学生展示对家乡未来的设想,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2.老师点评学生的展示,鼓励学生为家乡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总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作业
1.收集家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