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专题5 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docx
第3章专题5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3章专题5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规律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规律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燃烧规律的探究,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2)提升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掌握有机化合物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3)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增强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学习,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计算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但对有机化合物燃烧规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现象,但可能缺乏将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能力。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正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和培养。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可能因难度增加而有所减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较为旺盛,但可能缺乏持续深入的探究习惯。
在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实验操作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总体来看,学生具备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但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习惯,提高他们对有机化合物燃烧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化学实验室
-软件资源:教学PPT、化学模拟软件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化学学习资料
-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驱动教学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本节课的PPT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明确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基本概念。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有机化合物燃烧时有哪些特点?”和“燃烧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以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系统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了预习过程。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资料,对有机化合物燃烧有初步的认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答案。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答案提交至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教学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进度的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实验视频,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变化,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燃烧规律。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记录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提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基本规律。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基本规律,掌握相关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燃烧规律的理解。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的化学网站和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特性。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